在冰雪世界中大規模行軍絕不是好主意,除非后勤糧秣十分充足。
從諾夫哥羅德前往涅瓦河入海口的都城新羅斯堡,風和日麗時坐著船舶漂流,最快也得漂上五天。冰封的河流與湖泊給了雪橇隊狂奔的捷徑,步兵坐著大量馴鹿雪橇,騎兵愛惜馬力,一樣坐在雪橇上,再載運大量物資尤其是大量的糧食啟動奔襲。
在這個時代,最有效率的后勤運輸方式是水運,其次是騾馬,最次是人力。
人力的肩扛扁擔式后勤輸送,隨著后勤線的拉長,物資的中途耗損也是呈指數級增加,素有著一千公里的后勤線路,消耗二十份糧食才能將一份糧食輸送前線的事實。
騾馬拉車式輸送大大減少中途耗損,但對可靠道路的要求較為苛刻。
最終,廉價的輸送方式便是水運了,而它更加受河流湖泊與運河的制約。
所以雖然諾夫哥羅德距離新羅斯堡的直線距離才一百余公里,留里克的這支軍隊不得不繞一個大彎抵達階段性目的地。
至少冰封的世界了通途,留里克的“騾馬大軍”在冰封河道愣是以船舶順流漂行的速度前進。
在可見的未來,軍隊仍要以這樣的行軍方式,直至抵達瑞典。
一個大問題擺在留里克面前氣候正在轉暖。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最終融化也不是天的事。
終于,軍隊進入冰封涅瓦河,寒冰之旅到現在對大家不算什么嚴峻挑戰,戰士們期盼著抵達新羅斯堡好生休整一番。
看吶前方平坦的被冰雪覆蓋的農田處出現了突兀的城垣,一座高塔鶴立雞群
再看看大量船舶如雕塑般立于冰面,那是被冰層包圍的艦隊,那些桅桿密如森林
都城的人民從去年九月份就開始備戰,而今日子已經是三月初,他們整整備戰半年。軍工在內的所有有關戰爭的勤務給人民大量工作機會,由戰爭帶來的暫時繁榮又如給大家打了雞血。
戰爭特許的繁榮是一把雙刃劍,此事沒有誰比身為國王的留里克最為清楚。他已經調動人力產出大量戰備物資,所謂有了一把好劍就必須殺敵,任何的遲滯對于國家都是致命的。
民眾不僅僅迎回了他們的大王,也迎來了一支剽悍軍隊。
龐大的雪橇隊直接停在涅瓦河的冰面上,坐了一路的戰士們紛紛下來舒坦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