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背著手側身從他們身邊走過,芬蘭士兵穿著五花八門皮革縫紉的皮衣,大部分人按照要求給身上捆了大小不一的白布條,與灰褐色的皮衣形成巨大差別。他們清一色手握長弓,乍一看去就是手握一根彎折的長木桿,一根動物腸子所做的弓弦繃緊。
如果他們是敵人,其人本身不足為據,就是手握這些長弓的戰術優勢會給羅斯軍帶來困擾。好在他們的仆從軍,其存在確實能大大增強羅斯的遠程攻擊效率。
就是留里克很好奇耶夫洛從哪里搞到數量巨大的“灰樹”來造弓。他只一問耶夫洛便全說了,事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芬蘭人在有意種樹。
此事可是給留里克提了一個醒。“我讓斯拉夫人到處找橡樹砍伐,或許我該換換腦子,就在伊爾門湖畔開拓一片地,把找到的小橡樹苗連根拔起后移栽。要不,我直接播撒橡子”
羅斯大軍僅在赫爾敏基逗留一晝兩夜,在抵達后的第三天大清早,芬蘭軍隊在耶夫洛的帶領下,坐上他們自己的馴鹿雪橇,帶上儲備的大量魚肉干并入大軍陣列,以芬蘭旗隊的形式參與西征。
目前,加入隊伍的芬蘭人是東部旅途最后補充的軍隊,再度行軍整整五天,冰封的海洋與被冰層圍困的島群近在眼前。
事情遠比留里克想得美妙,因為前方就是龐大又瑣碎的奧蘭群島,包裹它們的海冰依舊堅硬。
有壯漢手持雙刃大斧不斷夯砸冰面,廢了一番力氣在可算砸開了冰層。
此刻,大軍面對冰封大海的態度十分復雜,畢竟已經是三月份,眼前的海洋固然漂浮一層冰,它是否安全
根據鑿開的冰洞測量冰層可得現在的冰厚仍有男人小臂長。
如此厚度已經能保證載人雪橇的平穩同行了。
還要繼續猶豫嗎
望洋興嘆的戰士們看到了自己的國王站在高處,他手持寶劍在陽光下爍爍放光。
“戰士們奧丁指揮賜予勇敢者勝利比起你們將要創造的功勛,跨越冰海有何畏懼我留里克就曾跨越冰海,現在跟著我再來一次。”
此乃必須嚷嚷的振奮人心的口號,而接下來的話語有著特別的作用。
“我們要在墓碑島再拿一次補給,去得早了有酒喝有烤肉吃”
不管部下怎樣想,留里克這番命令自己的雪橇沖向奧蘭群島,后衛人員見狀哪里有選擇,大家只能硬著頭皮沖了上去。
畢竟是三月份了,歐洲世界正逐漸進入一個小冰期的周期,在三月份跨越冰海的確是一個挑戰。奧蘭群島扼守住進入波的尼亞灣的咽喉,這里的維度非常高,整個北方海灣注定是一坨大冰,甚至還會因海冰膨脹擠壓出一些夸張的冰包。
奧蘭群島這里沒有那般奇景,考慮到行軍安全,留里克也刻意沖向島群,利用這里大部分水道區區兩米深的特性,這樣就算是有雪橇掉入冰窟也好拉上來。他做了兩手準備,抵達墓碑島后,若是發現西進道路的海冰太薄,那就只能在島上等到足矣通穿。若是足夠安全,自然不停歇地直接沖到瑞典赫爾辛基。
這是一場與溫暖賽跑的行軍,戰士們沒有任何時刻如今日這般渴望春天來得晚一些。
龐大的雪橇隊僅用一天時間就沖過了島群,如幽靈般突然出現在冰封狀態的墓碑島,給了島上居民的震撼。
但同時,也給島上了另一些人帶來亢奮。
所謂“另一些人”可不一般,他們足有一千人規模,實質就是兩支旗隊
那是主要由梅拉倫移民男子構成的第三旗隊,旗隊長赫立格爾,以及全部由巴爾默克人構成的第四旗隊,旗隊長海拉菲德布林哥德森。
他們也是最近幾天抵達墓碑島,同樣是坐著雪橇,同樣帶著大量的給養和武器裝備。
此千人大軍還伴隨著一批輔助戰爭的人員,甚至還有上百名商人提前結束自己在北方收購毛皮的傳統生意,蹭著羅斯人軍隊的實質性護衛,高高興興南下了。不少雞賊的商人想得更多,任何的戰爭都是一種機會,何況羅斯國王打算鯨吞約塔蘭地區如今看來已經不是吹牛,這個過程中商人都可以撈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