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克眼望依舊大門緊閉的、孤懸于海邊懸崖處的銀堡,他號召戰士們“兄弟們走去嚇唬他們”
攻城不至少今天不是。
降雨期間菲斯克難得再與那些同盟的村莊首領聊聊,這些男人毫不掩飾自己對眼前大海的喜愛,一旦談到進攻銀堡,這群人又紛紛面露難色。
說白了,韋克舍同盟軍并不愿意真的對丹麥人開戰,就算之前口號喊得震天響儼然是虛與委蛇。
他們渴望的是掠奪到財富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今他們可以肆意用繳獲的船只捕魚,肆意用繳獲的陶甕煮鹽,韋克舍村莊聯盟現在以羅斯王國的同盟者存在,有了一位強大又慷慨的靠山,他們的掠奪堪稱肆無忌憚。
對于這種人菲斯克也懶得逼迫什么,他覺得自己是在慷他人之慨,還好這群“不想戰斗”的同盟軍是捕魚好手,羅斯正規軍以及帶來的非戰斗人員的所有伙食,都由這群仆從者了,客觀上算是幫了大忙。
而降雨,也是給銀堡守軍幫了大忙。
守軍仍是大門封鎖,當降雨發生后,城內人將所有的容器拿出來,竭盡所能收集雨水。他們做好了長時間堅守的準備,由于城里人員數量并非太多,一批人又是傷重死去,剩下的燕麥、咸魚足夠大家再堅持一段時間。
城內人的思想很混亂,有的人覺得羅斯人兇殘無比,投降迎來的定然是背信棄義后的殺戮,與其窩囊死不如繼續堅守希望奇跡發生。
另一些人覺得無論如何,當派出使者去和羅斯人聊聊,也許對方會提出一些可以接受的條件,然后大家搞到船撤離。
說此言的當然是主和派商人,奈何倘若真是如此,定然意味著大量逃難進入的農民、手藝人和漁民獨自面對風險。如今大家是同一個繩上的螞蚱,一些人居然想著自己逃跑棄更多人安危不顧,真是豈有此理。
憤怒的民眾已經武裝起來,悲憤的場面逼得任何的談判暢想暫被擱置。
至少城里最有戰斗力的職業傭兵、商人私兵幾乎都是丹麥人,本著自己的榮耀,他們并不愿意向羅斯人投降。他們這三百余人維持起銀堡的防務,現在他們決議再堅守一段日子。
畢竟那群羅斯人不一定能打下銀堡的圍墻,上千人待在這里總不會一直無聊地待下去,說不定不久就離開了。
所以雨后羅斯軍再度列陣出現,城市守衛者全部登上木墻,他們站成密集的隊形試圖制造一種假象城里守軍人數龐大。
菲斯克扶正頭盔瞇眼看一下,見得那些守軍居然站得密密麻麻,這不是找死是什么
騎兵步兵合計出動三百人,菲斯克今日原本的計劃只是向銀堡宣布自己沒有走,二來也是看看戰場的那些尸體。
現在的場面非常恐怖,滿地的尸體正在快速腐化,場面變得更加恐怖,這對經歷過多次大戰的常備軍戰士仍是不小的精神考驗。
仔細嗅,已經可以聞到淡淡的臭味,只要陽光繼續明媚下去,這里定是臭不可聞如同被詛咒之地。
就在軍隊結陣前進之際,對和談完全放棄幻想甚至不屑于和談的守軍,向著羅斯軍拋射箭矢。
那本就是羅斯人的箭,短木弓拋射的箭矢借著南風非得更遠,落在了羅斯軍前方不遠處。
此舉象征意義完全大于實戰意義。
“看來他們堅決戰斗我們回敬他們”菲斯克大聲命令“箭陣”
所謂“羅斯箭陣”,便是弓弩手在陣前排成線列陣施行三段擊。菲斯克這邊是十字弓手混合反曲弓手,雖是南風對于羅斯一方有所不利,靠著強弓硬弩的技術優勢,仍能對著敵人來上一輪重擊。
于是一輪箭雨拋射,南風吹動密集的飛行箭矢,最終所有箭以幾乎標準的直角從天墜落。這又把銀堡守軍砸了個狗血淋頭,造成五十余人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