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奮力推只要離開這片泥地,一切都會好起來。”
一位名叫哈芬的羅斯中年人,正帶著自己的朋友們合力推動長船,艱難地在泥淖中前行。
大伙兒使出吃奶的勁兒,或是推或是牽動纜繩拖拽,乃至將船槳當做撬棍以求長船盡快脫困。
他們都是住在姆斯季斯克這一老羅斯人殖民城市的居民,這番跟著“雙劍”阿里克前往瓦爾代湖探險。
探險是為了捕捉東部森林里奇奇怪怪的小動物、掠其精致皮革用以換錢。
他們也都知道了國王留里克放出的神諭,所謂存在一條名為伏爾加河的大河,只要人們繼續向東方探險一定能找到其河道,之后羅斯即可與遙遠草原的佩切涅格盟友以水路直接聯絡。
胡子花白的哈芬當年也是第二旗隊的老兵,他與伙計們年齡實在太大,歷經幾次大戰后如今只能退役。雖然上了年紀,并不意味著身體力量驟然喪失,他們不愿服老,很多人渴望人生暮年再參與到一場大戰,最終戰死得到最后的光榮。
曾經的老酋長奧托做了太上國王,萬千榮譽于一身也無法低于歲月的蹉跎。
何況哈芬和他的伙計,他們的兒子們繼承父輩的光榮,有的做了光榮的騎兵,有的小崽子現在編入第七旗隊遠征法蘭克。留在故鄉的他們這便帶著一樣上年紀的妻子、大一些的女兒,乃至是剛會走路的小孩,農忙后不愿待在家里發呆的他們正在施行一場偉大的探險。
當然像哈芬一伙兒的探險家庭還有很多,跟著阿里克再探瓦爾代湖已經周邊湖泊、森林的人們數以千計,其中甚至還有著直接效忠國王留里克本人的書吏。
奈何瓦爾代高地的確是一處高地,很多區域的海拔達到了二百米。
區區二百米高度也配得上高地之名
但諾夫哥羅德所在的尹爾門湖環湖區域的平均海拔僅有二十米。
高地區域有著瑣碎的湖泊,大大小小的湖彼此間一般都有小溪連通。841年的“五百人探險”,個別小隊也如哈芬隊伍一般向南發動了成功的探索,不同在于有一支小隊摸到正確的小溪,雖說溪流之淺不適合長船直接沖過去,卻可由人力拉動纜繩快速拖曳船只前進。
哈芬失敗了,他沒有找到正確溪流,無可奈何下搬弄起羅斯人的笨辦法就靠蠻力旱地行舟。
它并非純粹旱地,橡木龍骨墾著被湖水浸潤的泥漿緩慢前進,無數青草被碾進泥里,在船身后留下一道深深轍印并很快為滲出的水填滿,伴隨兩邊的又是被翻皮鞋踩出的深深滲水腳印。
“這地方潮濕得厲害,如果大王還能組織人手在此挖一條水道,我們也就不必這么費勁。”
“算了吧只有神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哈芬氣喘吁吁,還不忘回頭對那位隨行的年輕人極為不滿地嚷嚷“喂小子,說你呢,別拿著你的紙筆繼續寫,快幫你叔叔們推船。”
但年輕人并不領情,還是勾著頭拿著羽毛筆寫寫畫畫。
“算了吧。他是國王的人。”有人不耐煩地勸道。
“可他也是個羅斯人。坐著大家的船南下,出力氣的時候豈能置身渡外”
哈芬氣不過,暫且脫隊催促那年輕人暫停手頭的一切前來推船。
“嘿,你不要推搡。我寫的東西還要直接呈送給國王。”年輕人還沒來得及收起筆就被拽到船邊。
哈芬繼續苛責“任何的事你直接對國王說小子,你得對得起自己的血統。”
年輕人名叫戈姆,一個很平常的北歐名字。他是直接對留里克負責的書吏,與很多同僚一樣,在接受了更高級的文化教育后,這一次被勒令跟著東方隊伍進行地理勘測。
戈姆的最大任務是尋找伏爾加河的正確水道,但尹爾門湖以東的無盡區域對羅斯人,乃至本地的斯拉夫人都極為陌生。
能找到伏爾加河最好,一路上的探險發現要被盡肯能記錄下來,以對未來的拓荒最基本的地理、水文、植被記錄。
“我又不是戰士,為何要像戰士一樣”他非常不情愿,現在皮鞋里滿是水,配著裹腳布,感覺上就是踩入泥漿。
事實也確實如此,每次抬腳都能帶出不少泥巴,雙手還在推船,實在是艱苦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