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隊在騎兵的押運下進入格涅茲多沃大祭壇,熙熙攘攘的居民區依舊如故,只是和平居民都成了軍隊,就如河畔看到的那一片旌旗獵獵,至此大祭壇羅斯人的旗幟明顯更多,分明將斯拉夫人的大祭壇裝表成了北歐人的。
諸如「瓦季姆何在」之類的話哈根是不敢問的,他決定不主動詢問,既然歸順強者當前哪怕表現的唯唯諾諾一番也是好的。
突然又來一支雪橇隊,其中有男有女,居然還有不少的小孩,這是怎么回事
夜里的大祭壇靠著篝火將世界照得頗為明亮,帳篷與旗幟在火光下交相呼應,戰士們忙著烹煮今晚的美餐,吃過麥粥后就紛紛鉆入帳篷呼呼大睡。
唯獨照看戰馬與馴鹿的人們受累多忙活一些。
大家帶著好奇的眼光向雪橇隊聚集,赫然看到國王親自在場,就紛紛暫停腳步行注目禮了。
趁此機會心情不錯的留里克果斷高調宣布「兄弟們歡迎我們的新弟兄。現在所有客居在斯摩棱斯克的瓦良格人都已加入我們我們的敵人斯摩棱斯克已經失敗現在歡迎我們的新朋友吧」
既然菲斯克對這些人有著信任,留里克也就順應了這種信任。再說縱觀整個雪橇隊能戰斗之人很少,這也應征了之前里加丹麥社區首領斯特坎德的說法并沒有多少人愿意長時間住在斯摩棱斯克。
消息很快傳開。
一個老家
伙脫離奧斯塔拉公隊營地,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有著傳奇經歷但刻意隱藏身份的、化名奧拉夫的哈羅德。
一介游商從不奢望自己有著穩定的家庭生活,游歷四方的生活方式基本也與家庭生活絕緣。
他倒是在南方買了一個女奴有了一段情愫,生下孩子的女奴就不是一般奴隸了。
也是因為這個關系,孤兒寡母住在斯摩棱斯克瓦良格人小社區也被其他人承認為自己人,于是這對母子完全懂得諾斯語。
老哈羅德的真實身份早就暴露,至于他年輕時曾給瓦季姆的家族做傭兵、幫助瓦季姆成功出逃,這些往事可是從無提及。老哈羅德已經衰老了,由于身份歸屬于奧斯塔拉公國,哪怕瓦季姆被俘了,自己也沒機會去關押囚犯的籠子外探監。
哪怕有機會,老哈羅德也是斷不會現身。
除了瓦季姆這個當事人,再沒有第二人知此秘密。
倒是他在斯摩棱斯克有妻兒一事女公爵卡洛塔是知情的,所謂的妻子不來自正常的嫁娶,只因這老家伙只有一個女奴與一個私生子,事到如今不認也是不行。
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湊熱鬧,在國王臨時給他們劃撥的營地迅速找到了自己失聯兩年的女奴,以及自己的兒子。
所有從斯摩棱斯克來的瓦良格人都認識老哈羅德,畢竟此人在社區住過很長一段時間。
人們已經不太了解里加灣丹麥社區的老大斯特坎德,前些年還在身邊居住的老哈羅德大家可是知曉,有很多傳言說他已經死了,而今的出現令很多人倍感魔幻。
但對于某個女人真是莫大的幸福。
靠著主人留下的財富,女奴卡蒂還能帶著兒子過著比較體面的生活。她本以為生活就這樣下去,主人如果死在貿易線上實屬無奈,可主人分明只是失蹤,說不定其實是游歷遠方了。
她本沒有名字,被主人賜名「貓」,昵稱卡蒂。
至于她為主人生育的兒子,名叫奧拉夫。這也是老哈羅德故意化名奧拉夫的原因。
在營地里老哈羅德逢人便問,極短時間內就在老伙計們的笑呵呵中找到了自己的女人。
當看到主人的那一剎那,女奴卡蒂帶著有些恍忽的男孩直接跪下,也不嫌地面的臟,挪著身子就抱住老哈羅德的腿,而男孩奧拉夫也直接撲在父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