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藍色的戰士們繼續頂著羅斯軍的箭矢前進著。
此刻羅斯騎兵極為狡猾得展開機動迂回,菲斯克等四隊騎兵讓開自己的陣位,將身后已經基本組織好的盾墻呈現給已經大肆削弱過的普魯士人。
留里克罕見得成為鋒線戰士,他不覺得絲毫危險。
他自己也被這熱烈氣氛所感染,堅決待在第一線與自己的戰士們在一起,而廣大戰士們注意到大王在此,沒人覺得大王會遭遇鋒線,恰恰相反是軍隊士氣熱烈至頂峰。
拼殺開始了
而拼殺的結局已經注定。
四支步兵旗隊構筑起牢不可破的盾墻,鋼劍無情戳刺,在第一排戰士后,是待命的劍盾手,與持戰戟的士兵協助搏殺。
所有無法參與鋒線作戰人員皆持弓拋射,羅斯軍為了此次遠征大肆裝備的單體木弓這一戰派上大用場。
一臺無情的絞肉機在血肉模糊中推進,普魯士人鋒線戰士被它武器切割,后面的戰士更要時刻注意從天而降的箭矢,其密度比剛才有過之無不及。
至于那些騎兵,他們居然撤到了戰場一邊似乎在靜靜看著這一切。
在激戰中,即便貴如留里克,他即選擇與戰士們并肩作戰,個人也成為這龐大戰爭機器中小小的零件。
這支普魯士軍的統帥圖爾克也是如此。
有著“血祭司”稱號的圖爾克毫無逃路,他選擇了果斷進攻最終求仁得仁。
圖爾克死了,他的尸體被進軍的羅斯戰士踩在腳下。沒有人注意到這個死者是普魯士軍中唯一穿著鎖子甲的男人,他的尸體被后續羅斯兵補刀確保其必死。他到死也沒想到,殺死自己的可不是什么丹麥人。
在亂戰中,普魯士人沒有絲毫可能沖破羅斯軍的方向,當他們發現自己反而出現嚴重的兵力劣勢已經為時已晚。
也沒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大首領已經戰死,漸漸的人們開始本能撤離,在一個臨界點,少數人的撤
退演化成了崩盤。
這時候,休息一番的羅斯騎兵加入最后的追殺。
騎兵拔劍掩殺而去,無情得戳刺敵人的后背,一千余騎罕見發起一場要冒風險的集團沖擊,也只此一次沖擊,當鐵蹄風卷殘云而過,戰場上就剩下一些精神崩潰的普魯士人還在茍延殘喘。
這一刻就算留里克下令“留一個活口”也為時太晚了。
羅斯戰士們以血祭奧丁的心態,他們高呼著奧丁的名號,盾墻頃刻間解體,全軍不分主次沖殺,最終在這個平和的下午,桑巴部的濱海麥田成為整個半島區域內普魯士人精銳民兵的葬身之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