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軍執拗得要從狹窄施特拉爾松德水道通過,純粹是海軍必須遷就龐大騎兵而為。
呂根島貼著南部海岸線存在,距離丹麥的西蘭島近也不近,來往大西洋與波羅的海的主要水道是北方的厄勒海峽,地理因素決定著即便是丹麥人也懶得光顧呂根島。正是在于丹麥各勢力對小小呂根島的忽視,才使得島上的斯拉夫部落發展。
沒有哪個族群生來就善于航海,就像是本善于航海的羅斯可以在幾年之間造就一支頗為強大的騎兵,從奧德河上游一路走來的斯拉夫呂根部落,他們移民海島后也會快速的維京化。
這一夜,羅斯大營鼾聲一片。戰士們在吃過飯又給馬匹加了一次夜草后紛紛呼呼大睡。
不少人連帳篷都懶得搭建,考慮到明日還是要早起行動,索性外衣也不脫,再裹上一層毯子蜷縮在篝火邊倒頭就睡。
今夜不捕魚,海軍戰士都在為明日的硬闖水道做準備。
他們已經習慣于夜間點燃油燈與火把,以至于海灣和周邊地區還是漁火不斷,與天上繁星交相呼應。
在岸上,森林也無法遮掩羅斯軍的營地。
一條曲折的小河從森林中來,正是它早就了一片草地。小河恰恰解決了軍隊的淡水補給問題,其河水之淺使得騎兵和鹿群能輕易涉水而過,此地極為充裕的木材資源使得戰士可以肆無忌憚得點燃篝火。
留里克估計自己就算不走件自己得主動派使者與那邊的家伙聯絡,就憑這遍地篝火又把天空云朵照得發紅之景象,難道當地人會選擇性失明嗎
這一路上羅斯軍大肆點燃篝火是慣用手段,而且每一次都能引起附近勢力的高度緊張。
一個龐然大物帶著異常天象而來,有的勢力選擇臣服,有的堅決抵抗。
留里克確信選擇權已經隔空交到了呂根島勢力手里,是和是戰就在明日。
這一夜,至少隊伍羅斯非常平靜
大軍處于水道的東出口,向導聲稱那是一處逼仄水道,留里克對此供述完全相信。
因為他概念里的漢薩城市施特拉爾松德就是這樣的地理環境,狹窄水道的存在使得城市可以架設炮臺,即便是十五世紀的小炮也能將石彈打到過境的柯克船上。一座堡壘化的城市扼守一處狹窄水道,和平時期它很適合做生意,戰時此地就是易守難攻。
這個時代并沒有火炮,大量擁有強力遠程武器的勢力也只有羅斯一家。
于是,留里克已經下令海軍早做準備。
戴著三角帽的戰士們紛紛將安置于船艙的那些扭力彈弓搬上甲板,蒙布全部撤下,考慮到有戰斗的可能性,現在就給所有的扭力繩索涂油保養,安置彈丸與標槍的滑道現在就涂上一層黏糊糊的海豹油與魚油的混合物。
為戰斗準備的標槍、鑄鐵彈丸提前準備。
考慮到呂根島勢力至多有長船這樣的船只,對付它們,四艘風帆巡洋艦都沒必要出動,若有海戰就令機動靈活的八艘風帆驅逐艦將它們點名擊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