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細分,一來是為了過河行動更便于組織,二來是清點好了人數、馬匹數后好給船老大付錢。
至于所有的奧伯特利迪特部隊,留里克才懶得管那位呂貝克的統治者米斯圖伊,以及其麾附庸們的渡河方案。
拂曉未至,羅斯營地已為河畔的聒噪喚醒。
那些船只所有人操持著戰士們再熟悉不過的諾斯語,高高興興得向早期的人們打聽“聽聞你們要租船過河,快租借我們的。”
于是,留里克的清夢被打斷,給予這一好消息她不得不提前起身了。
東方天空開始變得深藍,現在寒氣逼人而河畔區域被故意點燃的大量篝火,將那些刻意半擱淺的長船照得一清二楚。
而且這些聰明的丹麥裔已經在河對岸區域點了一些篝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精彩內容
加之平靜的易北河
上也有少數船只漂行,船上人舉起火把顯得格外顯眼。
“天還未亮,看來渡河行動可以提前開始了。”
留里克所擔心的組織混亂固然有,它很容易被控制。
混亂的源頭也都在于那些丹麥裔一時不知留里克的組織方案,他們這些人有沒有領頭者,遂出現爭搶生意的鬧劇。
隨著羅斯軍全部六個單位都分配到了數量相似的長船,各單位的人數、馬匹馴鹿總數也接近,固然彼此仍有參差,船只所有者們誰也不能互相指責某些人吃相難看而自己吃得太少。
天越來越亮,晨霧也逐漸生起,在篝火的映照下羅斯軍顧不得吃早飯,渡河行動就在拂曉開始。
“過河再吃飯”
它成為大家奮進的口號。
這些歸化如薩克森的丹麥人,他們普遍是早年間皈依天主的丹麥小部落后裔。起初,柳多夫以威斯特伐利亞伯爵的身份奉命進入日德蘭半島,討伐那些驅逐了“代理人霍里克”的依舊信仰奧丁的丹麥軍隊。他的抵達不但贏得當地的薩克森居民歡迎,也引起當地皈依天主的丹麥人附庸。
戰爭的結局是羅斯丹麥瑞典聯軍取得勝利。戰后是柳多夫帶兵反水,繼而形成北方聯軍與薩克森軍組成更強大的聯軍,對抗更強大的法蘭克討伐軍。
持續一整年的戰爭,戰局之變化極為魔幻,不變的是對本地民眾的殘酷摧殘。一些丹麥領主帶著族人皈依天主,一年戰爭時期人口損失慘重,一些部族也名存實亡。日德蘭半島已不是安身之所,漢堡成為他們的移民首選地。
石勒蘇益格長城成為丹麥與薩克森的國境線,雙方一直跳躍規定了和平局面,石勒蘇益格城成為丹麥治下的邊境口岸城市,在那座城里信仰完全自由,那里不但可以擁有修道院,亦可有石船祭壇,乃至當地人的特色天狼星神廟。
皈依天主,生活作風仍有大量的丹麥特色,他們說的還是諾斯語,劃船之際也喊著不變的號子。
羅斯軍與這些人天然有著共同語言,年輕的戰士們登場這些人的船只后果斷拿起穿上備用的船槳,聯起手來快速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