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騎兵隊都在這么干,只求鼓噪的聲音越大越好。
與此同時,特里爾方面羅斯駐軍剛剛做好作戰準備。
早在這天大清早待在特里爾的留里克就已經收到了菲斯克的戰爭警報。
戰馬剛抵達特里爾河西小營地時就癱倒在地,正好羅斯軍照例在大清早支好了鍋煮麥子,便迅速拯救戰馬將它從瀕臨累死的境地救了回來。
十匹馬陸續得救,只是它們的精神狀態已經無法支持后面的戰斗。
十位騎兵身負重任,他們忍受住了困倦將戰爭消息告知了,待在河對岸的特里爾尼古拉斯門支城門口子做行宮的留里克本人。
這些日子,率部向東探索的布羅迪陸續帶回掠奪的糧食,乃至抓了一批俘虜回來。
留里克早已受命軍隊不要戰俘,言外之意是許可將領是殺是驅逐可以自行處理,換言之真的抓回來后又當如何,他并沒有明確說明。
布羅迪與菲斯克對戰爭的態度有所不同。
菲斯克小小年紀已經見慣了血,漫步尸橫遍野的戰場也不會震撼得發抖,針對敵方村民全力以赴的殺戮也沒有負罪感。
布羅迪沒有這般兇野,固然也是劫掠,如果村民真的在求饒,或是距離騎兵在箭矢射程范圍內而逃亡,可以追殺的就不殺,任其逃亡也好節省箭矢與己方戰士的體力。還是留著體力搬運繳獲的糧食吧還有抓到的年輕村婦,一定務必平安帶回營地。
因為第二騎兵隊作為精銳,其年輕人比例極高,其中步伐北歐商人出身的兒子。商人之子們被其父親花錢送進了羅斯常備軍中,這些體能達標、有惡戰經驗的商人子嗣,他們很希望能俘虜一個法蘭克女人帶回老家,無論是做正妻還是單純的女仆,對自己和家族都是很有顏面的美事。
布羅迪在東方行動注定不會有巨大戰果,倒是源源不斷帶回來糧食,他們六百騎人數足夠多,戰馬一時間成了運輸工具,發現的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村莊都被洗劫一空,還有近百名年輕漂亮的女人被帶了回來,并被騎兵戰士做了標記證實此乃“不可褫奪的特別戰利品”。
對此,留里克因沒有事前做約束,現在也只能追認了,再用掠奪來的糧食繼續養著這群基本精神崩潰的女人。
留里克與控制特里爾本城的步兵這些日子都沒有閑著,城市已經占領,此地空城一座而到處都是臨時修理一番就是絕佳穩固營房的舊建筑,他突然發覺自己在科布倫茨大興土木有些操之過急。“早知如此,我就該把大軍整體搬到這邊駐扎。現在逐漸增兵還來得及。”
帶著征兵令的長船順著摩澤爾河漂向科布倫茨大軍營,順手一批石磚也運上了船,以充當地的建筑材料。畢竟科布倫茨依山傍水還是三角洲環境,法蘭克人要攻它必須直面河道天塹,還要從牛頭山的濱河道路進軍,對控制當地的羅斯軍而言它易守難攻,它急需加強建設。
尤其是一些大型石磚,它們將運抵工匠處,由這些專業人士鑿成大小相似的球型,充當未來新銳的“母牛投
石機”的石彈。
按照留里克的臨時計劃,將有四支步兵旗隊得令后劃船而來,此兩千大軍的必要準備也要耗損一些時間,待其抵達特里爾營地,前前后后最快要十天左右。
本以為要打一仗才能攻下特里爾,結果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到,階段性勝利來得莫名其妙,雖然如此原計劃下一步是對摩澤爾河繼續上游的梅茨下手,也必須按照計劃來。
跟著留里克參與第一輪行動的阿斯卡德、凱爾哈與伊瓦爾,本以為暫時無仗可打,抵達的戰士們也都成了無聊的物資搬運工,空有一身武力再次消耗士氣大伙兒何其痛苦。
人們都在望著南方,那是摩澤爾河的上游,哪里是夏季軍事行動未能攻破的梅茨。
只要船隊繼續行動,全力以赴劃槳,至多三天時間大軍就又兵臨梅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