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格拉夫決定一意孤行,他也有自己的道理“當年我父親就組織了兩個旗隊,每一隊五百人。我父親成功了,我也要如此。”
因為雷格拉夫帶來的老兵里,就有從羅斯軍隊離開的戰士,這種人某種意義繼承有羅斯正規軍的軍魂。
老埃里克就是因年紀太大而退伍,他人老心不老,搖身一變給羅斯王的大兒子賣命。
老家伙拗不過年輕人的狂妄,換個角度想,萬一這小子成功了,大家會獲取充分好處。
就如雷格拉夫估計的那般,征兵令一下,整個香農震動。聚集在香農大村的人們這下更不能離開了,本來抵觸當兵的民眾,現在踴躍參軍。
也是第一次,香農地區的領主可以對意欲當兵的人挑肥揀瘦。
身高不行的人被刷下,身體明顯瘦弱的人被刷下,膽子小的人被刷下。
征兵的結果實則無法令老埃里克滿意,自由民出身者情況要好,農奴們整體要糟糕。偏偏就是這群農奴對打仗最有熱情,他們確信這是逆天改命的機會。
僅僅一天時間,雷格拉夫需要的一千人就招夠了,其余村民可以自行回家,然而仍有大量男人希望大人開恩。
這天傍晚,大宴飯菜的香味還沒有消散,軍營的門口聚集一千多名男人,以及更多的圍觀者。
威風凜凜的金發戰士站在麥西亞王旗下,現在就由麥西亞國王雷格拉夫檢視新兵。
新兵都是黑褐色頭發,少數人發色偏黃,他們幾乎都有大鼻子,也都整體瘦小普遍比雷格拉夫的老兵低半頭。
新兵的種種證明了他們的確是高盧人,也許他們不至于如此消瘦,倘若日常生活好起來,他們的兒子會變得高大強壯。
雷格拉夫從不奢望這樣的戰士以劍盾手的姿態排出盾墻與敵人廝殺。
一來他們太瘦了,恐怕沒有足夠體力鏖戰。二來自己手里也沒有足夠的劍武裝他們。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訓練成長矛手,一如父親麾下的斯拉夫旗隊,那可是八百名進退統一的矛手雖然斯拉夫旗隊總是行動遲緩,可能萬矛叢林就該是這樣,無數長矛扎得敵人不敢貿然靠前,一旦接觸,敵人被扎得千瘡百孔。
父親的斯拉夫旗隊與其他戰士組織起的長矛陣,一戰擊敗過法蘭克重騎兵的沖擊。雷格拉夫不求組織一群矛兵可以擊敗那些敵對貴族的精銳,但是把這一千人組織成兩支長矛旗隊,成本方面是很低的。
橘色夕陽配上橘色的衣服,雷格拉夫檢視戰士,如此近距離使得這些男人更進一步看清少年領主的臉。
雷格拉夫轉了一圈,大聲命令“記住你們的身份無論你們出身如何,你們都是麥西亞王國的軍隊你們效忠的是麥西亞王我就是王”
聽得“國王”一詞瞬間軍心騷動。
稍許,雷格拉夫再宣稱“我會把你們訓練為矛手明年春季新的戰爭開啟,我會帶著你們走向戰場。我承諾戰斗勝利,你們憑本事劫掠,所搶到的財物都是自己的,不必給我進貢。
如果你們中有人戰死,我會給死者收尸埋葬,教士會給死者最后悼詞。死者的孩子將歸我撫養,繼續為我效忠。”
如此一來民眾更加騷動,他們沒有喜極而泣,人們意識到給雷格拉夫大人當兵恐怕沒有后顧之憂,最關鍵的在于大人公開承諾“憑本事劫掠搶到就是自己的”。
因為所有給舊時伯爵當兵過的自由民,他們至多吃了些大人施舍的軍糧,打仗隨時可能送命,但勝利的繳獲都是屬于大人,與自己這些雜兵毫無關系。甚至親自參與劫掠,搶到了貴重物品而不上交,還可能被大人處決。
雷格拉夫大人態度完全是反過來,為他
效力完全是最正確的決定至于效忠的是香農男爵還是麥西亞王,至于將要攻擊的是奧爾良伯爵還是什么敵人。
只有跟著雷格拉夫大人才能發財,就不要考慮太多,也包括不再考慮教士的斥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