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也可以保證,今夜我們的密談我不會告訴羅貝爾任何一個單詞。”
“你打算何時離開”
“在你這里再留駐一日。因為誤會沖突我死了一些騎兵,剩下的馬匹就放在你這里。我要你給我一些食物助我順利抵達圖爾。”
雷格拉夫點點頭“我會盡地主之誼。”
雙方的密談極為融洽,于是在第二天,信使隊伍的武器均被歸還。
雷格拉夫也沒有把密談一事告知布魯諾,但后者已經發現事態的微妙一夜之間,曾對這些外來者高度警覺的雷格拉夫的軍隊,突然對他們和善了。
這一夜后雷格拉夫對素未謀面的查理也有了另一番認識,那是個在書信上盡顯自己傲慢的家伙,想想那是查理曼的小孫子,大量封地被哥哥們褫奪,如此處境與自己也頗為相似自己也沒有拿回麥西亞的大權仍在歐洲大陸流亡。
有著相似境遇,雷格拉夫有些理解查理的乖戾暴躁與委屈。
不過那家伙居然有想法封自己是安茹伯爵,如果這成了真的,安茹伯國第一次兼并香農地區,圖爾與阿基坦之間全新的安茹伯國橫空出世。
雷格拉夫還知道,只要查理最后取得勝利,哪怕只是維持住現在的領地做“一半的法蘭克大王”,自己安茹香農伯爵的身份也落實。
以所有貴族的認知,麥西亞在歐洲大陸也就有了飛地,同樣,查理的部分法蘭克名義上也有不列顛島的領地。
在如今的歐洲,“兒皇帝”并非令人不齒。曾經,阿基坦、勃艮第、倫巴第、東西哥特、弗蘭德斯和奧伯特里迪特,這樣的小王國的國王都屬于“兒皇帝”。
當然如果可能,各種“兒皇帝”普遍愿意進步。
雷格拉夫不覺得自己虧了,一切都是謀略。只要查理開了冊封的頭,自己有了合理法權,繼而就是團結民眾發展勢力,等自己軍事實力足夠強大,那個時候就由不得查理了。
因為,雷格拉夫就是從圣馬丁大教堂圖書館注意到這樣的記載,就在二百年前,麥西亞王國差點吞并了所有島上的薩克森與盎格魯國家。
戰爭吞并幾經反復,威塞克斯就是在查理曼的支持下復國,再打得麥西亞元氣大傷。
至于之前的諾森布里亞大崩潰、麥西亞王國大混亂,始作俑者都是羅斯。羅斯也是趕在麥西亞衰弱時期發動大規模戰爭。
在雷格拉夫眼里,麥西亞只是一個地名概念。自己僅有上代王族的母族血統,如果一個新的麥西亞誕生,那也是濃郁羅斯風格的新麥西亞。
這樣的麥西亞豈能憋在一隅之地當然是盡量征戰,北伐叔叔比勇尼的維京約克王國不可能,南下威塞克斯、肯特、東盎格利亞,這些都可以落實。
雷格拉夫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抓住各種機會將它順利完成,某種意義的“安茹帝國”就出現了。
因為,混亂不是地獄,混亂是一個階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