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百磅銀幣買下七十五萬磅麥子,這已經超出了雷格拉夫的最初設想。
兄弟們圍著篝火把銀幣檢查一遍,大家不禁感慨一個不知何時再劫掠這么多糧食。
雷格拉夫帶回來新的戰爭計劃,這使得對未來有些遺憾的軍隊立刻又燃起戰斗欲望。
勃艮第人是什么敵人反正不是法蘭克族人,更不是阿基坦的高盧人。
原本大軍要考慮攻擊奧爾良城墻的,雷格拉夫也預計必要時刻制作一些長梯令一些勇士強行爬墻。
同時也要考慮防備騎兵攻擊,于是才在南下覲見查理之前,增加了防騎兵訓練。
也許勃艮第人也善于騎兵作戰可能未來的作戰會以曠野戰斗為主,這樣大家不用面對令人窒息的攻城戰。
若是大家必須與阿基坦軍隊組成聯軍,那么自己的軍隊就以長矛方針橫沖直闖,猶如一頭鬃毛極厚極硬的野豬群在沖擊。
雷格拉夫對這樣的戰斗有極高的勝利把握。
當務之急自然是拿到那些糧食,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深諳留里克制定的這一戰略根本,所謂先預計自己的總兵力,士兵行軍、駐扎、作戰日不同的食物消耗。
估算出全軍可能的作戰時間后,就首先準備三個月的軍糧。如果三個月內無法結束戰爭,那就準備半年軍糧。
現在畢竟不必之前兩年的戰爭。
兄弟們再不是維持百人規模的百人隊,彼時若是食物匱乏,可以通過打獵吃肉滿足基本要求。
現在自己和布魯諾組織的軍隊,再加上必要的非戰斗輔助人員,形形色色人員達到一千五百之眾
“一個人一天至少吃一磅麥子,我的軍隊一天就要至少吃掉一千五百磅。必要時一天要吃掉三千磅。如果我得到七十五萬磅,我的人能吃二百五十天。哇真是富裕仗”
這個時代的戰爭,一場戰役基本會在當天結束,而其他時間不是行軍就是休息。
休息時期,一名士兵吃上一磅麥子足厚,閑暇之際睡大覺即可。
行軍時因為消耗增加,人均要吃上兩磅麥子。
到了交戰日的那幾天,為了確保士兵人人精力充沛,就要一天吃上三磅。
雷格拉夫估計到,大軍沿著羅馬大道的通途抵達勃艮第,至多高強度行軍十天,激戰日也就一兩天,其余時間就是歇著。
譬如現在,戰士們在羅馬廢墟之下,駐扎克蘭河之畔。伐木蓋房子很費體力,就要加強糧食供應,等御寒房子蓋好了,大伙兒天天睡覺即可,伙食也降到最低標準。
雷格拉夫獲悉,香農當地的壯年男子,干農活兒的日子,當天伙食也就一磅。
在平常日子,全家人就吃一磅麥子都算是正常的。
他們當然可以吃得更多,然而彼時的圖爾伯爵把農民大部分農產品都收稅了,農民又被禁止狩獵撈魚,平凡人家就必須對余糧精打細算,以至于他們“吃飽飯”也僅限于豐收之后的幾日。
所以當萬圣節時教士們做大規模布施,才吸引得香農各地村莊居民前來蹭飯。
雷格拉夫很清楚自己做的這套軍糧標準,令自己的長矛民兵可以經常“吃飽飯”。哪怕一天只能吃到兩磅燕麥,這也是過去時之后豐收日可享受的,現在成了常態化。
因為他們從香農走到波瓦蒂爾,行軍日里人人都是確保這樣的標準。
他們精力充沛,樂于效忠愿意拿出大量糧食喂養戰士的麥西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