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隊的兩千余騎兵開路,后面的驢車大部隊不得不因為道路狹窄變得拖拖拉拉。
騎兵們可以忍受一些很崎嶇的道路,戰馬在荒草地走沒有任何不適,于是騎兵可以在羅馬大道兩側的草地前進,但驢車就只能嚴格沿著大道走向行進。
多虧了他們行進的是昔日羅馬帝國的主干道,多虧了和平時期勃艮第地方與蘭斯大主教區的聯絡比較頻繁,這條路走得多了,草叢對路面的侵蝕顯得非常緩
慢,大道寬度仍有十個羅馬步約莫十六米,并排行進兩輛驢車并不不妥。
道路便利令波圖瓦伯爵的驢車戰術可以立刻施行,即便如此,龐大的軍隊還是在這天上午硬生生的變成長度大道約莫四公里的狹長隊伍。
這些日子雖有陰雨,偶然的小雨轉瞬即逝,近日以來南風比較強烈,天氣很適宜,這太適合作戰了。
當日剛過中午,上勃艮第軍就已經抵達昔日的十字路口市鎮,軍隊通過空蕩蕩的維迪、維孔兩村,就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階段性目的地圣米迦勒修道院。
站在修道院長卡爾梅特的立場上,他在前天收留了維埃納男爵的潰兵,一些傷兵還留在修道院修養。雖然明白南方集結的大軍一定要從修道院門口過境,怎料到值此柔和的下午,一小撮騎兵帶著象征歐塞爾伯爵的藍黃條紋的旗子抵達修道院,宣稱有多達五千人的大軍要在修道院附近過夜駐扎。
勃艮第人這么此舉已經是跨越了傳統辯解
維埃納男爵就只是男爵,然而接踵而至的可是上勃艮第的王者威爾芬。
威爾芬攜五千大軍而來,其意義就太重大了。
卡爾梅特實在不希望這群家伙在修道院附近駐扎,他信不過這些軍隊。
勃艮第軍固然不會堂而皇之把圣米迦勒修道院的財富搬空,估計士兵們手癢癢,會把附近村莊洗劫一空。卡爾梅特不相信那些家伙的軍紀,好在
自己在昨日就給了附近村莊以警報,一些人已經帶著細軟撤到山林了。
仍有很多大膽的村民沒有規避,現在也許時間還來得及。
于是乎,卡爾梅特一邊虛與委蛇地告知勃艮第人的傳令兵,所謂自己歡迎大軍的駐扎,另一方面也是指揮下級教士,趕緊告知還沒有撤離的村民立刻逃。
可惜,他的舉措還是晚了一步。
威爾芬絕得天色漸晚,加之今日全力趕路已經人困馬乏,對休息的渴望反而趨勢騎兵更快行動。
修道院長卡爾梅特突然感覺到大地震動,須臾,便是勃艮第騎兵浩浩蕩蕩而來。
這些攜帶超長騎槍的法蘭克風格騎兵,他們猶如馬斯河畔行走的森林,騎矛如林遮天蔽日,夕陽柔光又照著他們锃光瓦亮的頭盔爍爍放光。
大軍一到,可憐的就是那些沒即使撤走的村民。
勃艮第騎兵立刻占領修道院的附屬村莊,未逃走的男女村民都被控制。
男的充軍做民兵,女的一并帶走充當廚娘。老實巴交的村民如何要為勃艮第人打仗呢多虧了修道院長卡爾梅特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帶走了所有被俘虜的村民。
被保下的就只是村民,村子里所有未被村民帶走的財物當即被勃艮
第人笑納。
以道德做批判以“下地獄”做詛咒
年輕的王者威爾芬不吃道德批判這一套,他是很典型的軍事貴族,又正值青春期的尾巴最是好勇斗狠。
至于詛咒其
下地獄,卡爾梅特開不了口。他實在知道勃艮第人的狠辣,若是自己亂說話,保不齊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再說,這種話也不能對著威爾芬說,此子是上勃艮第王者、歐塞爾伯爵之子,圖爾伯爵二小姐的大兒子,此人因而還是皇帝洛泰爾的表外甥。威爾芬就算是把修道院附屬村莊的村民都殺死,自己想罵他就只能腹誹,在明面上還是要對這小子笑臉相迎。
這一次,修道院長卡爾梅特見到了已經長為大人的威爾芬,也是第一次看到據說是五千人的大軍陳兵修道院。
他完全手足無措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