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從奧爾良進軍,要這么做了,還是與年初制定的計劃嚴重不符。”阿里奧伯特特別強調
道。
雷格拉夫不甘示弱:“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擊敗勃艮第人,只要完成目標就行,難道我所有的行動必須聽查理的指揮?攻打勃艮第,首攻歐塞爾與特魯瓦,哪怕聯軍借道歐坦伯國的橋梁,還是要北上攻擊的。我不認識歐坦伯爵,也不想和他慢慢談。別到時候我軍已經在橋畔了,歐坦伯國不讓我們過橋。到了那個時候,我即便不愿和他們無端開戰,也不得不開戰了。”
“那可不行。”阿里奧伯特急忙回避開戰的可能性:“歐坦伯爵也是阿基坦國王的舅舅,千萬不能開戰。歐坦的確沒有明確表示是我們的盟友,倘若開展,他們就站在我們對立面了。”
雷格拉夫聳聳肩:“這就更不能去那邊了。”
雷格拉夫在描述他要走一個捷徑。
因為渡過盧瓦爾河的唯一橋梁就在歐坦伯國控制的內維爾城,龐大馬車隊去那里必須走羅馬大道經過布爾日地區。
布爾日當地到處在騎士領,他們都效忠圖爾伯爵。那群家伙什么德行雷格拉夫再清楚不過,自己是諾曼人,燒殺劫掠會被認作理所當然,結果布爾日當地的騎士們,打著諾曼人的旗號也是如此行動。
他不喜歡新的圖爾伯爵羅貝爾,對羅貝爾的封臣們一樣作嘔。
沒有利益的考量,沒有為什么。如果說有原因,雷格拉夫出于個人情緒,很惡心那群家伙在劫掠的時候自稱諾曼人。都已經劫
掠了,是多么卑鄙的小偷要掩飾自己的身份?
雷格拉夫打算再走去年的進軍之路,軍隊就是在索羅涅森林北部的河畔地帶集結。
當地有著被廢棄的舊軍營,正好作為麥西亞-薩克森-埃羅圖斯聯軍的渡河營地。
雷格拉夫估計著,哪怕要在過河問題是花費些時間,也比在羅馬大道兜一個大圈子更節約時間。
既然阿基坦方面自稱的兩萬到三萬大軍好沒有動身,只有神知道他們何時出發。他們或是消極態度,或是單純的磨蹭,那就沒有資格對麥西亞軍隊的自主行動指手畫腳。
于是,雷格拉夫單方面調整進軍路線,屆時真的陳兵圖爾城下,就不僅僅是耀武揚威了。
因為按照新定的行軍路線,圖爾城已經是必經之路。
雷格拉夫態度已決,他的大舅子布魯諾,一百個老兵,這些有話語權的精銳們討論一番達成共識。
四個旗隊的兩千步兵完全效忠雷格拉夫本人,來開會的旗隊長百夫長沒有任何質疑的資格。
貝孔等二十騎士,他們作為封臣也理所當然聽從雷格拉夫的決定。
見狀,兩位同盟的男爵互相看看只好認同。
雖然以現有船只直接在奧爾良城所在的盧瓦爾河段過河,決議聽起來非常冒險,想想看也確實真得冒險。
冒險成功后的利益太大了,還能規避很多麻煩,何樂不為呢?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