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礦石運輸被拔高成王國的戰略工程,奈何波羅的海的海洋戰爭已經結束,當下僅僅需要薩列馬島伯爵斯普尤特指揮一些船只,即可維護大半個波羅的海的治安。
小規模的漁民械斗當然不可能杜絕,那些家伙再怎么斗都屬于小打小鬧,昔日的海上部族戰爭,幾十條長船互相功伐的盛況已經不存在了。
留駐老家的羅斯海軍力量只需要震懾就好,小規模械斗壓根不會傷及羅斯王國的北方海域霸權。
如此以來,大將歌德倫德和他的伙計們,空有海軍的名號,如今坐擁大量大型艦只卻不能得到功績。難道大家跨越半個已知世界到萊茵河入海口,就是單純在做漁民或是港口賦閑嗎?
近些日子,萊茵河入海口的
丹麥社區人聲鼎沸。
仔細一瞧,原來是拉格納帶著大量戰利品回來了。
人家是丹麥王,作為羅斯的將領,歌德倫德不愿意主動與之接觸,他倒是通過一些歸來的丹麥士兵獲悉了遠方的很多消息。
仿佛很多丹麥人心里憋著一股氣,羅斯軍在其國王的指揮下持續獲得勝利,丹麥軍作為盟友,他們就仿佛是被耀眼陽光遮掩的星星一般。
丹麥軍儼然成了跟在獵人身邊的獵犬,戰爭持續至今大家至多吃了點殘羹冷炙。
好處幾乎都被羅斯軍占有,而且此事丹麥人也不好意思抱怨什么。羅斯軍就是在打最艱巨的戰斗,甚至擊敗了一支可能有一萬人的法蘭克軍隊,反觀丹麥軍隊在損兵折將。
所有撤回來的丹麥人必須承認羅斯軍的強大,介于自己的丹麥身份,他們跟著自己的國王拉格納算是體面的撤了回來。
自丹麥軍全面撤回,整個萊茵河入海口區域各種消息滿天飛,定居于此的所有居民為之轟動。豈止是所有的北歐移民,弗蘭德斯和尼德蘭的大大小小貴族都得知了更加具體的消息。
尤其是弗蘭德斯伯爵博杜安,他聽聞自己的鄰居、長期處于敵對關系的那慕爾伯爵吉爾伯特居然戰敗了。丹麥人傳回來的消息非常離奇,因為又有傳言表示,戰敗后的家伙干脆與羅斯軍結盟。
先是戰敗,又是結盟,那慕爾與羅斯結盟,自己同樣是羅斯的盟友,
豈不是意味著弗蘭德斯不可以再對那慕爾動手?在消息未明晰的當下,弗蘭德斯方面決定以不變應萬變。
無論如何,帝國內戰已經席卷整個帝國,弗蘭德斯地區與尼德蘭地區都理性的不想涉入戰爭太多。
他們不愿意派遣士兵直接參戰,對羅斯遠征軍提供物資倒是有著充足的興趣,而且行動力非常旺盛。
從萊茵河入海口的鹿特斯塔德據點抵達羅斯遠征軍控制下的科布倫茨,劃槳航行要持續行動一周時間,固然返程時可以利用水流之便快速行動,然卸貨行動一定要消耗至少一整天,劃槳的戰士們也需要好好休息。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來自后方的物資每個月可向科布倫茨輸送兩次。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紅狐手下的運輸隊都是優先運輸最關鍵的軍需品,諸如備用的箭矢、鹽。
在未來的行動中,紅狐理應恪守既定方略,持續向羅斯軍主力輸送這一類關鍵物資,其中鹽的優先級最高,其次是風干的魚肉干與煉制的牛油和羊油。
隨著戰事持續,運輸糧食的優先級必須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