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法蘭克的分封制度確立成型還不足百年,一個大伯國境內的騎士領也不多。固然廣封爵位有明顯泛濫趨勢,「無地騎士」也開始出現,但在勃艮第人的地盤里,爵位遠未泛濫到阿貓阿狗都能做騎士。
波圖瓦伯爵帶來的騎士各個有名有姓,他們均是伯國境內的小型實權封建領主。
這一次,調頭再戰的老騎士格朗德特以生命踐行了他的忠誠,連帶陣亡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他的家族并不會因此消亡,已
經還俗的小兒子將在未
來直接繼承騎士爵位,只是損失大量扈從騎兵的騎士領,它欲恢復實力也要好多年月了。
多個騎士領就是如此,原本是帶著兒子見世面的騎士參與到他們自認為肯定大勝的集團沖鋒。
以一般理性想來一千五百重騎兵的沖鋒焉有不勝的道理?
查理曼的六千重騎兵沖鋒毀滅整個阿瓦爾人的大營地,一戰定乾坤的成功戰役是后世的很多貴族有意效仿的。
奈何波圖瓦伯爵與威爾芬根本不知道,四年前萊茵高伯爵就是帶著毀天滅地的兩千五百名騎兵,去硬沖羅斯-薩克森-丹麥聯軍的長矛陣,固然軍陣被沖得七零八落,結果自身也被戰斗意志過于強勁的羅斯聯軍硬生生拖死了。
之后,羅斯聯軍又繼續與大巴伐利亞公爵的騎兵軍團死斗,后者再一次硬沖軍陣,也再一次被拖死。
區區一千五百名重騎兵,難道還能比巔峰期的大巴伐利亞公爵強力?
尤其是硬沖早有準備、完全進入防御狀態的羅斯堡壘,能損失三分之一兵力撤回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多位騎士父子殞命沙場,也有家中兒子幸存,當即繼任為騎士。損失最大的還是波圖瓦伯爵自身,他直接控制伯國大部分的土地與采邑村莊,所以陣亡的大量騎兵就是他的扈從們。
能成為扈從者,意味著這樣的農民家庭少繳或免稅。
羅納河谷較為狹窄,附近的山區適
合種植葡萄、亞麻等,偏偏不適合廣種麥子,于是掌控伯國境內最豐饒河谷區域的伯爵安德烈,他的領民聚居高度集中,要從采邑村莊里招募新的扈從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陣亡的扈從騎兵,其家中的一個兒子可以繼承陣亡父親的身份,死者家族的減稅、免稅的優待也不會因士兵陣亡輕易解除。
恰是靠著這一套策略,伯爵麾下的扈從們對他本人高度忠誠。也必須通過慷慨赴死般的忠誠,得以確保自己的家庭,可以在波圖瓦伯國一直處于較為上層的階層。
伯爵并不擔心撤回來的騎兵不敢再沖第二次,他承認今日的作戰時機把握得非常糟糕。不過到了明日情況估計就不同了。
自認為已經弄清楚羅斯人招數的他,自詡想到了最佳克制手段。明日全軍一擁而上,定然殺得所有羅斯人腦袋搬家。
另一方面,得勝的羅斯堡壘守軍正在對敵人遺留下來的死尸做最野蠻的處理。
大家又不是天主的信徒,惡意毀壞尸體才不會下所謂的地獄。
恰恰相反,大家都是奧丁的戰士,今日大戰分明是血祭奧丁吶!
當年遠征斯摩棱斯克、一攬子解決「瓦季姆問題」時候,大王留里克已經為軍隊做出了一種表率。
把敵人腦袋剁下來,如堆石頭一般堆砌起來,真是令人驚心動魄的祭祀奧丁之儀式。
大戰之后全軍已經很累,再者己方也蒙受了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