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射這種重箭,它從高處墜落能深深扎進凍得瓷實的凍土層,勃艮第步兵所有的甲胄在它的垂直打擊下徹底成了薄薄一層紙。
正面是十字弓、標槍的平射,從天而降是長弓拋射的重箭。
羅斯堡壘現在箭矢充裕,留里克也要求前線的士兵使勁射箭。
因為箭矢也有保質期,遠征自842年秋季籌備,大量箭矢自那時開始制作,哪怕是擱置到現在一些箭矢下生產線也快兩周年了,再不消耗,未來再行射擊這些老箭,必有巨大概率直接炸箭。
重箭擊穿頭盔、擊穿士兵頭顱,匍匐的人被擊穿胸膛,整個人又被重箭釘在土地。
羅斯軍這邊箭如雨下,百米開外的勃艮第步兵哀嚎一片。
終于那些不愿坐以待斃的家伙,硬是冒著
箭矢打擊開始了堅決進攻。
士兵跨越同伴尸體構筑的矮墻,再穿越梟首示眾的「頭顱之林」,他們以盾抵在胸前,右手高舉鐵劍或戰斧,張牙舞爪地向前沖鋒。
奈何……
十字弓手奉命紛紛撤了下去,現在是五百余名經驗豐富的騎射手上陣。
斯溫與卡爾的直屬部下,他們取代十字弓手,以非常密集的隊形站在土丘之上。此刻所有加強防御的籬笆墻都被推倒,堡壘外圍的防御土丘留下
明顯又突兀的扭力彈弓陣位,除此外便是下馬騎射手們站立的人墻。
最致命的射擊就是現在,兩軍不足百米,雙方士兵都能看清楚對方的臉。
那些挨過一連串箭矢、標槍打擊的勃艮第步兵,他們還要淌過一片泥濘才有機會與敵人肉搏戰。他們看到一大群羅斯士兵站起人墻,還以為對方射箭射累了,下一步就是扼守矮墻與進攻方拔劍血戰。
結果,他們看到這群家伙集體掏出了弓。
下馬騎射手以最舒服的姿態射擊,再也沒有戰馬顛簸的影響,射手的反曲弓被拉到最大拉距,輕箭擊中僅有五十米外的敵人身軀,仿佛如吃飯喝水般簡單。
那些沖在最前方的步兵頃刻間被萬箭穿心,誰沖得越靠前,誰越是眾多弓手的活靶子。
而高處的長弓手與諸多扭力彈弓小組,大家依舊在射擊,至此羅斯軍的箭陣以達到它的火力極值。
戰斗發展成這個樣子也大大出乎斯溫
的預料,他原本就希望敵人不要命的正面進攻,如何正好大大發揚羅斯軍最引以為傲的火力優勢。
自己居然低估了己方的火力,他愈發覺得已經不需要大王的主力軍趕到,戰斗再拖延一番,只要敵人死戰不退,敵軍就要全體死在密密麻麻的箭矢中。
勃艮第步兵現在是進攻打不動,撤退就怕被己方的重騎兵踩死。
前狼后虎的局面下他們東躲西藏,然所有的遲疑攜帶,都使得羅斯軍能更從容地射箭。
鹿腿骨做的扳指不斷扣弦,作戰經驗不夠豐富的第三、第四騎兵隊,就以下馬步弓手的姿態酣暢淋漓的施展這場殺戮。
到處都是活靶子,偏偏這群張牙舞爪的蠢材就只有舉劍咒罵的份兒。
畢竟敵人想要攀爬矮墻來砍自己,還要再在一片環形泥塘處淌水過來,泥漿遲滯腳步,于是那些最勇敢的勃艮第士兵最終止步于堡壘矮墻下的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