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呀?」卡爾注意
到大王看向自己,突然想到:「斯溫帶著很多兄弟去堵敵人的潰兵了。一些潰兵被堵在河邊,只怕現在都掉了吧。」
的確,卡爾和他的下馬騎士沒有攙和最后的圍堵。
留里克聳聳肩,略帶遺憾地嘆言:「我還希望抓一些高貴的俘虜,看來要失敗咯。」
「大王別擔心,也許會有奇跡。」卡爾笑著寬慰,又急不可耐地問道:「我們恐怕殺盡了勃艮第人,他們后續沒兵了。下一步該怎么辦?」
「八字胡」卡爾就差直白諫言「我們應該立刻乘勝追擊」。
留里克對著
笑呵呵的眾人擺擺手:「我知道你們都很著急,你們都先別急。大戰是結束了,戰后的事宜還多著呢。」
指揮所里一片勝利后的快活氛圍。
至于軍隊是損失……哪怕修造了矮墻、插上鹿砦,敵人非要不要命的沖鋒,守軍還是要付出不小代價。羅斯軍蒙受的損失相對于整個大軍而言很有限,至于勃艮第人的損失,當此之時大家都普遍認為,此次大戰所殲滅的就是勃艮第人的主力。
不然呢?卡爾言之鑿鑿,他們連續兩天遭遇敵人龐大騎兵集團的狂沖,以羅斯軍國王的經驗,法蘭克人只有在打決戰時會發動騎兵決死沖鋒,勃艮第人師從法蘭克,他們這么干了豈不是就是賭上一切來決戰。
基于這樣的認知,指揮所里的眾人開始樂觀估計勃艮第人距離宣布戰敗就剩一步之遙了
。
羅斯軍在確定今年的戰爭計劃時,并沒有將殺盡勃艮第人當做戰略目標。一來羅斯遠征軍不可能有能力在物理上滅亡勃艮第勢力,二來羅斯本來就不能將事情做得太絕,到了可以收手的時候可以放敵人一馬,三來羅斯軍的出戰理由始終是「幫助路德維希打贏內戰」,不管這理由何等的牽強與虛偽,從來不意味著羅斯軍要與勃艮第人死斗到底。
殺盡了勃艮第人主力軍,留里克不禁思考,等自己帶著大軍抵達凡爾登后怕是不會再與勃艮第軍發生大規模戰爭。
勃艮第人肯定仍有一戰之力,只是他們損失數千人,理性而言是要掂量一下繼續戰斗的危害。屆時,留里克愿意做出一些讓步,若是雙方統帥可以在凡爾登簽署一個條約,令勃艮第人宣布對皇帝洛泰爾宣戰,羅斯也可以與勃艮第結盟,繼而再轉道進軍巴黎滅掉最后的「帝國派」貴族。
實際情況呢?
并非留里克與眾旗隊長嚼舌頭談笑所探討的情況。
留里克只約束自己的直屬軍隊,藍狐的哥德堡軍,以及波美拉尼亞盟友、庫爾蘭盟友,以及德米揚斯克騎兵,他們愿意在戰場上隨便搜刮由他們去好了。
自己的承諾是針對所有人的,戰斗結束后大家憑本事搜刮戰利品,除了戰友之間禁止因為搶掠戰利品自相殘殺(發生情況被舉報屬實就剝奪劫掠權),他們搶到什么都可以踹進腰
包。
除非留里克本人額外做出批示,既然現在沒有新的指示,數千人就在戰場上踢踏每一具尸體,給彌留者補刀,再把死尸上所有值錢東西扒掉。
于是,所有尸體短時間內都成了赤足,羅斯聯軍可不會放過任何能穿的鞋子。
終于,走丟的斯溫高高興興回到堡壘。
他親自攥著繩索,牽著一名高貴且年輕的俘虜走進指揮所。與此同時,看清楚堡壘內部一片慘狀的威爾芬,這位年輕人幾乎要瘋了。
威爾芬本就抵觸騎兵軍團決死沖鋒,偏偏就是波圖瓦伯爵執意豁出性命去沖,現在那老家伙求錘得錘估計已經死在亂軍中。
威爾芬現在還是渴求一個配得上自己身份地位的體面死亡,目睹太多死尸,完全沒有顏面想著逃亡。
未來如何都變得沒了意義,現在的他只想見到羅斯王本人,哪怕最終被砍了腦袋,也要看清楚敵人大王的臉,也好讓自己死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