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里克只是通過勃艮第人的描述,聽說了圖爾伯國以及阿基坦貴族們可能有所行動。
康拉德急于帶著自己的扈從親信們回家,卻有礙于現實原因不能獨自撤兵。
他現在至多相信留里克的個人人品,對其下屬可不會信任。
他認為必須親自監督羅斯大軍入境,即便自己作為監督者,不意味著羅斯軍恪守條約。
但是,倘若自己不在,羅斯人應該會自由劫掠。
康拉德恰恰是將心比心的做了估測,如果自己統帥如此強大的軍隊,管他什么條約,大軍所到吃干抹凈。
留里克也猜到了老家伙是這樣的心態。老頭子不是著急嗎?那就再等等,反正羅斯軍手握大量糧食并不著急。
其實留里克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譬如短時間內發生兩場大戰,縱使羅斯軍里有一些鐵一般的狠人,大部分戰士沒有特異功能,普通人被凡人的身體所制約。
軍隊仍需進一步休整,因為未來還有一場漫長的行軍,就算是現在出動,羅斯軍全體也要在五月初才能抵達歐塞爾。既然如此,更要穩定后方,各戰士更要養精蓄銳。
同樣,留里克還需要那些被恩賜攜糧逃亡的潰兵順利返鄉。他們畢竟是潰兵,每天的逃亡里程不會很遠。
留里克需要他們去散布失敗情緒,以及散布羅斯人手下留情。
潰兵的所有情緒會感染沿途的居民,他們慢慢回到家鄉,定然將自己的奇遇告訴父老
鄉親。
他們會聲稱羅斯人實力雄厚、勃艮第貴族過于遜色,最重要的肯定是告訴鄉親們:“和金發的羅斯人打仗是自尋死路,貴族們再征兵,我們逃進山林絕對不去。”
留里克寄希望于大量潰兵將厭戰情緒帶到各地鄉村,這樣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康拉德與威爾芬就難以召集更多步兵,到最后只能依靠手頭的親信扈從,以及一些有些財富的小貴族,以純粹貴族軍的姿態參與戰爭。
勃艮第還能再組織三萬人大軍?估計十年之內沒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留里克本人留在凡爾登,就是等待黑狐方面的信息。
自信使出發后的第五天,快馬加鞭趕回來的信使帶回了黑狐的親筆信。
信使親自將信件交付到留里克的手里。
黑狐的回信歸根到底只有一句話——我們謹遵大王命令。
黑狐發動過拿騷軍的獨自遠征,這方面他已經有了經驗。基于羅斯王的新命令,他必須聯合四弟紅狐與海軍大將歌德倫德一道,發動劍指巴黎的“塞納河攻擊戰”。
那些留在后方養傷的傷員,前前后后三百傷兵或有一半人可以重返戰場。拿騷與科布倫茨當地的一些農民,在得了戰爭紅利的甜頭也可以當兵參與新的遠征。
留里克對黑狐等人非常放心,甚至于巴不得他們偷襲巴黎之時,就在當地大肆破壞。
可以攻城的“母牛”投石機還放在特里爾大營,把它運到巴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