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流離二十多年,查理最渴望的是安寧。他愿意忍辱負重默許丹麥海盜吃飽喝足了滾蛋,現在急于帶兵離開空空蕩蕩的巴黎平原去蘭斯,也估計在未來數年之間是不要想著定都巴黎了。
查理的原計劃不得不大改,重新審視自己的基本盤,除了奧爾良就是勒芒與蘇瓦松了。勒芒封了新貴族,新的伯爵的所有法權皆來自國王,查理不擔心年輕又懵懂的高茲伯特反叛。自己的肱骨重臣封到莫城,那是一座毗鄰大森林易守難攻的城市,它位于奧爾良的正北方,可以作為很好的屏障。
等到自己加冕,查理審時度勢還是決定撤回奧爾良,王國的臨時都城也就設在這里最切合實際。
查理花了三天時間與親信們籌劃未來行動,他們商議好了一套方案,這就準備進軍蘭斯了。
當查理派兵暗中監視羅斯撤軍的同時,留里克安插在狩獵小屋的戰士,也暗藏在瑪麗森林中默默注視查理大軍的動向。
終于,停滯的大軍熱鬧起來,經過三日休整的軍隊重新聚集。
他們拔掉營帳、收攏鍋灶,雖然看不出今日就要走,估計大軍撤離也就是一兩天的事情。
消息迅速傳到溫泉宮,留里克振作起來。
“嗬,你終于要動身巴黎了。”
留里克目前按兵不動也是在等查理主動動身,后者既然準備行動,羅斯也該吹響集結號了。
他下達集結令,很快各部旗隊長聚集到溫泉宮內。
有關如何行動的消息早就不脛而走,聚集而來的四位騎兵隊長摩拳擦掌,又如卡西米斯瓦夫等同盟的貴族,也樂得騎上馬繼續追隨羅斯王見世面。
來者不僅僅是羅斯軍的貴族軍官們,雷格拉夫當然要與父親同行去蘭斯。如今麥西亞軍精簡得僅剩騎兵,看似實力被嚴重削弱,實則軍隊變得極具靈活性。多達二十位安茹騎士與他們的君主雷格拉夫赴會,同時薩克森的布魯諾、南特的威伯特也都高高興興與會。
凡是受邀參與軍事會議的人,就意味著他在羅斯王的心目中很有份量。南特伯爵的小兒子威伯特受邀參加羅斯王國的軍事會議,此乃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暗示著羅斯支持威伯特奪嫡。
沒有什么客套,留里克簡單直白地告知麾下軍事貴族們,在未來大概一個月時間內的任務。
他將軍隊以步兵、騎兵的形式一分為二。
命令概括下來就是兩條:
其一:羅斯與同盟貴族的騎兵集合起來,在羅斯王直接指揮下,帶上充足的武器裝備、物資給養,等待命令進軍蘭斯。騎兵隊的所有行動必須嚴格聽從羅斯王的指揮,任何人不可擅自行動。
其二:羅斯與同盟貴族的步兵原地駐扎,在沒有得到新命令前,不得擅自離開巴黎平原。如果當本地麥子已經成熟而騎兵尚未歸來,步兵以搶收麥子優先。
其余命令都是對此核心兩條的修修補補,如果一切按照留里克的計劃順利執行,巴黎平原駐扎的羅斯聯軍還將剩下六千余人。
七支步兵旗隊、羅斯海軍與哥德堡軍步兵為主,再夾雜其他盟友的軍隊,依舊拼湊出一支龐然大物。海上君主號不拔錨,她依舊是浮橋的重要支點,也代表著羅斯王的威嚴,震懾整個巴黎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