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量的村民逃亡,多個騎士領進入徹底蕭條。騎士家族的男人戰死,孤兒寡母帶著孩子、帶上財物不得不向著蘭斯方向轉移。
留里克才不愿攙和查理接受莫城一事,也懶得關注某些同盟貴族會怎么做。
羅斯軍與樂意隨行的同盟者湊成一支超過兩千人的騎兵隊,其中還有數百匹空載的馱馬、毛驢,乃至是一些裝運扎營材料的馬車。
騎兵隊尾隨查理軍的足跡行動,他們一度貼著森林行動,終于前方豁然開朗。他們憑借肉眼即可看到遠方存在一小片突兀陰影,可以推測到那就是傳說中的莫城。
留里克不關心那座小城,多虧自己一個多月前心善,沒有繞道把此城揚咯。現在看來它本身也只是一座小城,怕是把它拆了也撈不到什么好處。
基于自己許下的承諾,留里克選定了城市西北方向的一個村莊,至于村子名字是什么無從得知。不過村中的一片有別一般茅草房的大建筑暴露了它的身份——某個騎士的采邑。
i騎士領(今y市鎮,昔日的醫院騎士團駐巴黎地區辦事處),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貴族領地,騎士所擁有的也僅有一座采邑村莊。
當今的時代,一個不到四百人的村子已經是龐然大物。即便是毗鄰馬恩河,本地區氣候不錯,土壤更肥沃,當地人也從來不知道何為旱災,奈何粗獷的農業方式使得村民積極生產,時逢豐年也難以余留充分多的余糧。
村民的富余財產幾乎僅有一些吃不完的糧食,就是近年來蘇瓦松伯爵要求各地騎士增強防備,騎i騎士為求自保,不得不增加稅賦,村民雖然不至于饑餓,就是大家手里已經積攢不下多余財富了。
村民照例春耕,在播下黑麥、燕麥、蕎麥種子后,佃農額外給騎士家族種了一些小麥。在春耕結束后,村民又見縫插針地種了一些豌豆、卷心菜、洋蔥和蘿卜,還在更加不起眼的地方種了些諸如百里香、羅勒、迷迭香等香料作物。
貧乏無聊的田園生活充斥著清苦,一點香料令寡淡的麥粥多一些滋味。
騎士領的磨坊、面包房都是騎士家族的財產,村民共用唯一的磨坊,凡是加工面粉都需要向騎士納稅。如果不去磨面,村民大可天天吃單純的煮燕麥。可騎士以強制手段密令村民將燕麥、黑麥磨成粉,如此村民吃上了酸味十足的黑面包,騎士家族也強制性的得到一筆穩定稅負。
不過隨著騎士帶著全村精壯,于普羅萬城之戰全部戰死,騎士遺孀如今只能帶著仆從集體逃亡,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全部留在村莊里。
難道加入逃亡的大軍,大家去了蘭斯就能得到救贖?
很多人并不愿意背井離鄉,他們又害怕被騎馬的野蠻人隨意殺死,尤其是女人們非常恐懼自己被諾曼人抓走做奴隸。
諾曼人并非遠在天邊的夢魘,丹麥裔的海盜頻頻襲擊近海村莊早就是不爭的事實,過去的蘇瓦松伯爵響應號召,跟隨查理曼遠征丹麥,一度打得海盜們偃旗息鼓。那些都是輝煌往事,如今海盜以更可怕的姿態出現——野蠻人居然會騎馬打仗了。
很多自耕農見躲進莫城無望,心想著蘇瓦松伯爵都被殺了,下一步莫城也要毀滅。不少家庭干脆變賣了資產,尤其賣掉了寶貴的農田,他們從教士手里換到一些銀幣后,帶著復雜的心情走向蘭斯。
于是i村的很多農田,從現在開始就已經是莫城小教會的財產,尤其是村中的磨坊,那更是主教于伯特新獲得的重要資產。
尤其是一些騎士遺孀,心灰意冷的她們更是賣掉了祖產,換來沉甸甸的銀幣帶著兒子逃了。看起來這是非常愚蠢的決定,長子與丈夫已經戰死,幼子小男孩一個,手下沒有任何可戰之兵,村民都嚇壞了,可憐的騎士夫人如今也只是一介村村婦,根本無力力挽狂瀾。
如果可以回娘家,騎士夫人帶著幼子就去避難了。如果去無可去,只能帶著賣地錢舉家去蘭斯避難。
危難時刻,很多為騎士服務的農奴家庭被她免除了一切債務。
此事仁慈與否已經毫無意義,看似是很善良的一件事,實際是騎士家族已經無力控制一群同樣死了丈夫的農奴村婦,反倒是帶著她們逃亡就是給自己平添累贅。本來,基于天主信仰,“契約奴隸”的農奴存在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急于逃亡的騎士夫人索性大發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