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麥西亞軍多了一百匹馬,同時也多了一百多張吃飯的嘴。
所有被俘者一時間根本搞不清情況,當他們意識到俘虜自己的貴族,居然還與金發的諾曼人混在一起,他們是世界觀崩塌了,不知道自己追隨的究竟是魔鬼還是天使。
雷格拉夫將挑選的好馬送給父親,剩下的全部歸自己管。
那些被俘的伐木工、養馬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i騎士家族的債務奴隸,現在雷格拉夫大手一揮,宣布他們所有人都為自由民。
不過真正承認他們是自由民者僅有麥西亞王國,或曰安茹伯爵。
他們當然可以趁著某個黑夜盯梢不嚴時逃跑,那樣的話,當事人就成了本時代少見的流民,為了活下去就只能給另一位貴族做佃農,乃至繼續做農奴。聰明人自會做出正確選擇,留下來至少每天都有飽飯吃。
雷格拉夫做出口頭承諾,凡是愿意效忠者,等一切塵埃落定,就能在南方的安茹帶著家人平靜生活。他畢竟只是張張嘴,能輕易讓民眾信服就奇怪了。
隨著他們捧上熱騰騰的一大碗麥粥,想不到效忠新主子還能將肚子吃撐,很多人第一次有了肚子吃撐實在吃不下去的精力。飽漲的肚皮控制了頭腦,他們真的樂于為麥西亞軍辦事了。
于是,更多人加入廚師隊伍。
養馬者的加入,使得麥西亞軍的騎兵不必親自照顧戰馬,貝孔與諸騎士也能脫離馬匹好好曬太陽了。養馬者其實也可騎著馬逃走,只是這樣做的話,他們就無法再做麥西亞國王的扈從,就是主動放棄未來成為小貴族的機會。他們也是一群聰明人。
大量馱馬的加入使得軍隊的負重進一步減輕,一批羅斯軍正規騎兵的后備物資,也開始由這群馬匹馱載。
一匹戰馬的黃金服役年限往往是十年,羅斯軍所擁有的突厥馬里一部分已經是自己繁育的第二代。相比于高大的法蘭克馬,突厥馬能更早服役,它吃苦耐勞,卻不是善于沖陣、短途奔襲的良馬。
羅斯軍也就適應性的加強騎射訓練,彌補了坐騎爆發力遜色的劣勢。
自從836年羅斯首次從佩切涅格人手里進口突厥馬,如今已經是844年夏季,當年進口的馬匹如今仍在軍中服役,有一些已經進入服役期的末尾。
突厥馬人為飼養時的壽命可達三十年,不過戰馬到了十五歲也該退役了,它還能拉磨、耕地、拉車發揮余熱。
羅斯軍也的確到了更換馬匹的地步,其中固然有法蘭克馬肩高就是高、爆發力就是強的優勢,也在于軍隊的馬匹部分出現老化,等到結束法蘭克戰爭,一批戰馬就不得不退役,轉職農業生產的大牲口。
留里克自己做做出了表率,他騎上一批繳獲的高大法蘭克黑馬,正好配得上他小巨人的身姿,顯得羅斯王也偉岸了。
那些養馬者也就成了騎馬者,一批年老的伐木工也能保證自己騎馬時不掉下來,僅僅在表面上,麥西亞軍又多了三十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