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人大規模向蘭斯方向移民是大勢所趨,將領的殘酷殺戮行為反而給了法蘭克族人遷移馬恩河上游提供了便利。
墨洛溫懲罰了犯罪的將軍,為表歉意,皮革廠直接送給了蘭斯大主教,當地的皮革加工制造產業又開始為蘭斯教區源源不斷提供經濟收益。
直到宮相查理馬特把持大權,全新的加洛林王朝直接沒收了皮革廠的所有人,所有收益又開始流入王室的口袋。
直到“虔誠者”路易在蘭斯首先加冕為法蘭克國王,為表感謝,皮革廠再一次回到了蘭斯大主教的手里。于是,多次易手的aquaperenec村就成了蘭斯大主教區與蘇瓦松伯國的分界線。
遂當蘇瓦松伯爵大規模征召民兵,此事雖與“皮革廠”村沒有關系,戰爭警報還是穿了過來,令本就混亂的局面更加混亂了。因為“皮革廠”村更東一些就是香檳沙隆,或被民眾俗稱為沙隆。
就是因為早些時候菲斯克所部騎兵故意破壞,平原地帶一時間流傳著非常恐怖的傳說。且在一年之前,數萬來自梅茨平原的難民已經通過了凡爾登山口,他們沿著羅馬古道硬是走入蘭斯平原,最終留駐在沙隆與蘭斯兩座大城市周邊。
自那時候起,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就已經敏銳的意識到,一場他只在古老記錄中獲悉的浩劫要在自己的時代發生了。
馬恩河上游的數個村莊,村民不想被征召當兵,他們聞風而動,拖家帶口地逃入“皮革廠”村,一路逃到沙隆做了戰爭難民,接受著教士提供的救濟終于安頓下來。
一年時間里,事實上已經多達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從四面八方涌入蘭斯城與沙隆城。大主教辛克馬爾本著慈悲救濟難民,可是一味的付出哪里是個頭兒呢?
大主教區的本地居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糧食去賑濟外來者,矛盾必然間慢慢的積累發酵,教士們一時間可以壓住民眾的怒火,若是戰爭持續下去,蘭斯自己就可能因為難民問題發生內亂。
隨著蘇瓦松伯爵全軍覆沒噩耗傳來,蘭斯方面一下子又面臨著可怕的戰爭威脅,令本就混亂的局面更加瘋狂。
萬幸的是,新的消息傳來,一位流亡的王子成了僭越者。
僭越?查理馬特當年就是僭越者。
僭越不是問題,只要查理成了新王,那些在法蘭克境內瘋狂肆虐的羅斯人也會收手,這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就該各回各家,加在蘭斯大主教區頭上嚴重的經濟負擔也就一下子消除了。
而這,就是辛克馬爾召開評議會時,樞機團僅一個會議就集體宣布承認查理王的最直接原因。
阿里奧伯特不會一路沖到“皮革廠”村,他在化作廢墟的蒂耶里城堡的荒野露宿一夜,生怕明日見到的河畔村莊也是各個是過火的黑色廢墟,甚至害怕蘭斯主教區的個別村莊也被羅斯人拆了。
結果與他設想的差異很大,使團見到了多各村莊,它們看似完好無損,怎料所有房屋內設都落了一層薄灰,室內空氣彌漫淡淡的霉菌氣息,河畔的農田還在自由生長,村民的禽畜圈舍已經空空蕩蕩。
村民都去了哪里?村子沒有打斗破壞的痕跡,他們不應該集體神秘失蹤。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