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赫伯格伯爵雷諾化作灰燼渣滓,卡在南特與布列塔尼之間的一片區域也土崩瓦解了。
由“虔誠者”路易確定赫伯格伯國,存續區區二十余年,它由雷諾興、也有雷諾死。可惜這片從南特伯國割下來的肥肉,終究在名義上不能再全盤劃歸南特的領地內。
戰爭打成這樣的局面已經遠好過威伯特的預期,他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心想著自身已經無力對布列塔尼王國繼續動兵。各方已經為此次冬季戰爭付出太多,還不如完全遵守已經簽訂的協議,讓久違的和平持續下去。至于和平能持續多久,一切都看神的意愿……
瓦納斯城已經成了血肉磨坊,不大的城市到處是死人,城中原本擠了約一千五百人,大戰之后的幸存者就只有被布列塔尼軍俘虜的那不足百人而已。
城內是數以千計的死者,城外更加恐怖,搭建的土坡必須快速清理,埋在里面的死尸必須盡快處理掉。
至于何時處理、如何處理,那其實完全成了城市新主人布列塔尼人要考慮的事情。按照條約,諾米諾伊已經拿回城市,之后的時光里,南特與麥西亞方面可以派人不受盤查地自由出入瓦納斯城,至于是商人出入還是軍隊出入,條約文件里說得非常含糊。
各方簽訂的《和平條約》就是被設計得非常含糊,所謂的共同開發也暗示著,所有人都可以擁有赫伯格伯國的唯一控制權。它更像是一個停戰條約,至于締約雙方何時撕毀條約再戰,那肯定不是幾年內的事情,各方也都對此諱莫如深,大戰之后的勝利者們都維系著明面上的快樂。
雷諾已經成了渣滓,連帶著草木灰被鏟子上平板車,最后平板車推上小碼頭的棧橋,灰燼渣滓一股腦地推到海灣里。同時,占領城市的布列塔尼人已經開始向海灣傾倒死尸了。
麥西亞軍、南特軍和薩克森軍,他們按照條約優先搜刮尸體,很多戰士意外發現大量披甲的死者懷里居然藏著銀幣。他們高高興興將找到的財物據為己有,感慨著大戰之后大家果然發了一筆財。
城市的糧倉也被發現,里面儲藏的糧食還算充沛。理論上如果雷諾想盡辦法可以成功阻擋圍城軍的攻勢,靠著糧倉庫存,守軍有望一直耗到春季。然而城內燃料有限,他們也完全沒法應對雷格拉夫的暴力破城戰術。
庫存的糧食都是對勝利者的獎賞,雷格拉夫按照條約將糧倉搬空,這下聯軍為了這一戰大肆消耗的糧食就得到了補充。
一袋又一袋糧食裝上馬車,一批繳獲的車輛載運著糧食運到城外的麥西亞軍營地。到了這天下午,最后一批麥西亞軍士兵也帶著掠奪的財物高高興興出城。
城內外盡是死尸,就算天氣寒冷尸體腐壞速度極為緩慢,雷格拉夫可不愿待在晦氣的城內,全軍將士也是一樣的態度。當天傍晚,聯軍的營地集體向東移動了些,戰士們寧可在樹林邊緣搭建木制窩棚,也不想在正兒八經的城內民居內入住。
他們躲開了滿是死尸的廢城,在樹林休息一夜,又撤回了被一度放棄的泰克斯村堡壘。雷格拉夫再一次住進木屋中,終于可以暫時放下緊張心情睡上一個好覺。
水路部隊也是同時撤軍的,船隊大搖大擺離開莫爾比昂灣,在進入更龐大的基伯龍灣后,就沿著海岸線一路鉆進維萊訥河口。老埃里克繼續奉命擔任要職,他得到的任務是沿著河流逆流而上,直至看到一大片廢墟后,就在當地搭建渡口營地,發動人力盡可能的建設浮橋,如果行動難以進行,就做好運輸人員物資大規模擺渡的準備。
就算戰爭已經結束,雷格拉夫并不想就這么高高興興返回南特,乃至返回安茹。他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抵達雷登城廢墟后,沿著通向北方的羅馬古道直接抵達雷恩城。
基于條約,布列塔尼王國必須放棄對雷恩伯國的占領。
諾米諾伊在雷恩城內敲詐一筆“贖城費”后就離開了,按照老家伙的想法,他的打算年年光顧雷恩向當地大主教索要一筆錢財。布列塔尼人的確不可能控制雷恩伯國境內的大批村莊,當地舊貴族體系已經崩潰,多少年來全靠著教會維持著當地秩序,率兵進入一個個村莊索要貢品一事,對自詡高貴國王的諾米諾伊而言吃相過于難看,那還不如直接進抵雷恩城,向大主教瓦納留斯要錢要糧。
布列塔尼占領雷恩一事過于霸道,現在雷格拉夫可不會沽名釣譽,他就是打算立刻舉兵北上,告訴雷恩大主教瓦納留斯,一個失去伯爵的伯國迎來了新的主人——麥西亞國王。
只有沒權力的人才考慮吃相好看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