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明顯還可以更加的用工,可惜她們這輩子也不可能成為留里克概念里的流水線工人。
因為她們缺乏關鍵的紀律教育,亦是給予現在的生活狀況下,她們的確缺乏拼命工作的動力。
捫心自問留里克也不怪罪她們磨蹭,她們再磨蹭,那也比梅拉倫人有效率,同樣作為敵人的哥特蘭人也不會有如此速度備戰。
每個領了麻布的女人必須在兩天時間內完成袍子的制作,她們為了掙到一筆錢,亦是為了自己出征的丈夫、兒子能夠風風光光,果然認真的完成了這份工作。
在七月十五日,全部的款式驚人相似的白布長衫紛紛上交,留里克也開始組織新一批人手,對這些白衫進行二次加工。
一名公認的羅斯壯漢穿戴鎖子甲,接著又把沒有袖子的白布上杉套在身上。
留里克要的正是這一的穿戴效果,隨著牛皮帶束住壯漢的腰,一名看起來整潔又不失勇武的戰士應運而生,比起他以往的模樣,圍觀者皆贊譽這新模樣。
僅僅是這樣遠遠不夠!
透過這名壯漢,留里克確定了長衫的所謂兩側和腰部的確切位置。
精加工,便是長衫的前胸和后背,都有兩條男人三根手指寬的藍色布條,以交叉的模式縫合其上。
此乃羅斯人專屬的“船槳式紋章”,亦是實質上的羅斯的象征。
有二十包的藍色麻布,留里克從一開始就沒有計劃將之全部作為服裝,它們必須是給各種布匹做搭配。
說起來羅斯人自古以來選定的“交叉船槳”紋章圖式簡單,藍布的儲備足夠多,它不但能給所有的精銳戰士縫上羅斯的印痕,亦是能讓羅斯的船只都能飄著羅斯的標志。
唯有那些粗麻布做的衣服,將之賞賜給新晉投靠拿命換未來的傭兵們,有新衣服穿就不錯了,他們有自知之明,知曉無權挑三揀四。
故而來自梅拉倫部族的六百人,他們次日清一色換上新衣,以及一條簡單的麻繩做的腰帶,另有一雙簡易的皮鞋。
他們很快知曉了自己的真實工作——加入羅斯軍隊,向哥特蘭島大舉進攻。
一些年輕人為之亢奮,一些老者對前路深感迷茫。
年輕人就是希望在戰斗中表現自我,再趁機撈到戰利品。年老者更多的去考慮可能的死亡,以及不能為了梅拉倫人而戰的悲哀。
他們倒是立刻接受了現狀,見得傳說中的整個羅斯部族,所有族人包括年幼的孩子都在為了戰爭做準備。
終究羅斯人也是新生的瑞典王國的一份子,恐怕接下來的戰爭也是被國王奧列金授意的。
他們自我安慰,自己終于還是介入到這場偉大的戰爭,只是介入的方式非常奇特。
六百名梅拉倫生力軍,他們一開始的羸弱很大程度是礙于舟車勞動之折磨。他們換了新衣吃了足矣填飽肚子的魚肉,就開始接受金主,也就是羅斯公爵的調令,去幫著羅斯人伐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