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實際更偏向于直接沖撞敵人防御密集之地,最好早點打決戰,一攬子解決問題。但是,這樣就合適了?
在南方作戰直接,留里克從那些投降者、薩克森人嘴里獲悉,所謂哥特蘭的最大定居點維斯比,是出于島嶼西岸的中間位置。
那是敵人最大的定居點,只要打下了它,對哥特蘭的戰爭就鎖定勝局,敵人難道不知道這個?所以決戰必然圍繞著維斯比打。
哥特蘭島是南北走向瘦長的“茄子”,似乎船隊直接沖擊位于海邊的維斯比就夠了。
但是且慢!任何時代一直部隊施行兩棲登陸作戰,都極為考驗指揮官和戰士們的素質。
留里克不認為羅斯人這方面有著優良素質,他手握著整個羅斯公國的軍事力量,實在不該在海域狹窄之地貿然搞登陸戰。
大軍要平平安安完成登陸哪怕是時間磨嘰一點。
他將登陸之地選在了島嶼的東部海岸,依賴那里的地勢比較舒緩,二來那里本就不是哥特蘭島民的主要居住區。
未來的階段性作戰計劃已經制定。
留里克做出明確規定:
大軍在海面集結,長船拱衛著全部的大船,艦隊向正南方航行。
有五條船作為先鋒隊,他們是墓碑島的常駐老兵,他們對南方海域非常了解,他們也肩負著領航者的重任。
艦隊啟航后不在東南方向的薩雷馬島和歐洲陸地海岸停靠,艦隊走一個大弧線,繞過哥特蘭人可能的島北防御重點,直接在島嶼的腰部的東部海岸建立登陸場。
艦隊完成全部人員、物資登陸后進行修正,之后走陸路直奔維斯比,尋求與哥特蘭人決戰。
“這樣的計劃,我們一定能行?”奧托需要兒子給予萬全的肯定答復。
“當然。”
“你……怎就覺得哥特蘭人一定會主動與我們決戰?也許看到我們的大軍,他們會四散逃跑。”阿里克不屑地說。
“那就讓他們逃吧!逃到南方?正好被奧列金他們撞個正著。向北方跑?他們瘋了?哥特蘭人別無選擇,他們立刻投降,要么與我們決戰。”
“還是決戰吧!決戰最好!”奧托攥緊了拳頭,聚在一起的人們也都攥緊了拳頭,包括那位最新入伙的梅拉倫人赫立格爾。
在墓碑島,大家完全統一了思想。
曠野決戰是非常必要的,雖說薩克森人提供的情報是維斯比的居民并沒有修筑木頭堡壘,使得攻城變得毫無障礙,肆無忌憚的攻城與破壞,并非留里克所希望。
他期待的最好結果,就是在戰場上大規模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讓敵人的殘余勢力斷了抵抗的念頭,并與羅斯人簽下城下之名,接著拱手將自己囤積的財富自覺的交出來。這可比大軍亂哄哄搶劫有秩序多了!再說,大軍亂搶一通,留里克并不覺得手下人會乖乖的將戰利品拿出來再由自己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