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商人毫不顧忌哈肯的延綿,冰冷地問:“羅斯人要你出二百磅銀子贖回你的兒子,太瘋狂了。這筆錢你出不出?”
“廢話!你兒子被他們擄走,作為一個父親怎么不把他弄回來?我寧愿花錢。”
“哦,這就是你的事的。哈肯……哦不,大王,此事還是兇險。既然羅斯人讓你親自去,那么兄弟們就暫不帶人捧場了。你既然要選擇和他們大戰,兄弟們自然奉陪。這件事……”
“閉嘴吧!”哈肯勉強站起來,“我自己帶人去,這是我的私事,用不著你們出手。明天我帶著私兵去,你們就待著維斯比繼續整頓隊伍。我會盡量和羅斯人的首領談談,問清他們到底想怎么樣。如果可以給這群混蛋一筆錢讓他們滾蛋,我是愿意掏錢的,至于你們。”
“我也愿意。”有商人毫不猶豫的附和,接著越來越多的人表示一個相同的態度——如果購買和平的價錢不是很多,大家當然能接受。
戰士們當然不會討論這種事,可他們都是商人,在他們看來所有東西都是可以買賣的,包括戰爭與和平。他們不覺得購買和平打發羅斯人離開可恥,除非羅斯人是喂不飽的鯨。果真如此,維斯比的商人們也不惜戰斗到底。
諷刺的是,所謂主戰派心里也都主張和平的想法,他們比之前那些主和派更務實,所謂先把決戰的準備做好,此乃萬全之策。
要和羅斯人談判,國王哈肯認領了這一極為危險的工作。
在場的商人們紛紛長嘆一口氣,接著又紛紛贊譽其哈肯的勇氣。
當然,在哈肯看來朋友們對自己的贊譽實在是虛與委蛇,瞧瞧這些人,倘若不是敵人打到家門口,誰又顧得上誰呢?捫心自問,自己和他們是一樣的,只是長子被俘這件事發生在自己頭上罷了。
他帶著復雜的情緒,開始籌備贖金。也許購買和平是不對的,但冬季很快到來,羅斯人無法繼續拖延。讓羅斯人回去,之后哥特蘭人就能與丹麥人好好聯絡,到了明年得到丹麥軍的支援,羅斯人還敢卷土重來嗎?應該就不會了。
也許羅斯人卷土從來更好,這樣丹麥的那個哈夫根和他的大軍就能一戰殺死羅斯人的主力,那樣大部分哥特蘭人就能重獲平安,至少商人家族們依舊可以快樂積攢財富。
平凡的人死活與商人們無關,商人損失的錢還能快速賺回來,這樣的情況,按照哈肯自己的估計,所謂以武力的氣勢迫使羅斯人不敢真的決戰,再釋放購買和平的想法,他們應該就會同意帶著錢財撤走了。
這一切還需自己親自帶人、帶著贖金,去和羅斯人的首領好好談談。
恐怕從一開始讓西格法斯特帶人去打探消息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到頭來有用的消息沒打探到,傳回來都是噩耗。
家族的產業、財富還需這位長子繼承,倘若真的失去了他,這一切的繼承者當由次子繼承。哈肯從不覺得次子的商業水平比他的兄長高,而且,恐怕次子現在心里盼望著的就是希望羅斯人將大哥砍掉。
哈肯連夜從自家的錢庫里拿出了二百磅銀子,對于他的家族并不算非常多,卻也不少。
他有召集了自己豢養的大部分私兵,亦是招來二百多名壯漢。
贖回自己兒子的計劃無法得到其他商人的支持,哈肯只好帶著自己的手下,組織起一支小型部隊于大清早親自帶隊離開戒備森嚴的維斯比。
到底他是一個王,自立為王者也算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