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議撤離的商戶因招不滿劃槳手與護衛,大量的貨物得不到保護就只能就地拋棄。商人們決議撤到丹麥的日德蘭半島,然后一路南下到施萊灣的海澤比集市定居,依靠著現成的金銀珠寶作為啟動資金東山再起。
次日清晨,三戶商人拼湊出四艘貨船十五艘長船的船隊,載著貨物開始緩慢地離開維斯比港。
沒有誰關注這群懦夫和叛徒的離開,今日也沒有什么人出海!整個維斯比都在積極備戰,因為大家知道羅斯人下達的戰書就在明日,儒略歷的八月的第十九日。今日已經是決戰前的最后一天,除了逃跑的商人,其他人無權逃避。所有能上戰場的人都在打磨劍和斧,許多人樂觀的估計,維斯比集結出一支五千到六千人的大軍不成問題。
然而那離開的船隊剛剛進入維斯比港的外海,就與另一支龐大的船隊相遇!
看看那些來自北方的船只吧!
它們至少也有貨船的龐大身姿,揚起的奇怪三角帆上彰顯的巨大藍色X狀條紋,證明了其羅斯船只的身份。
一個肥胖的男人站在船頭,他衣著華麗儼然沒有任何戰士的模樣。
這是羅斯大商人古爾德,他帶著自己的多名兒子參與此戰歷練。他的船隊以阿芙洛拉號為旗艦,帶領著多達二十艘空載的武裝貨船,承載著一群數量并不多的老年戰士和女戰士,開始執行羅斯公爵下達的封鎖港口的任務。
“老大,前面肯定是敵人。瞧瞧他們慢吞吞的模樣,就是一群商人。”甲板上的水手大聲吼道。
古爾德自知占了戰術上、實力上的大便宜,他笑不出來,只因他也是首次帶兵打仗。
“兄弟們,該怎么作戰你們都知道,現在給我沖!”
經歷過海戰的水手們當然知道如何操縱羅斯人獨特的船只去打獨特的戰斗。
羅斯船隊也借助西北風殺來,比起逃亡者的船只,羅斯軍非常寬大的三角帆帶來船只極強的沖力。
合計二十一條大船干脆擺成一堵墻,向著慢吞吞的敵人沖了過去。
此乃非常古典的沖撞戰術,本來也是古典時代的希臘、羅馬劃槳船的慣用戰術。因為他們的船艏全都安裝了球鼻艏,以及踏浪式的艦艏設計。球鼻艏是一塊硬木,又是也包裹銅皮。沖撞戰術可是古典是海戰法寶,當鐵甲艦時代早期,任何的艦炮對付鐵甲艦,不過是發射鐵投彈去鑿微不足道的小孔,從而各國海軍恢復了古代沖撞戰術,
是留里克教給水手們這樣的海上戰術,其實不能說他過于聰明,只能說留里克因為懂得這方面的一些歷史,建造、改造船只就想到了沖撞戰術。
二十一條船構成一堵墻,哥特蘭人的船底根本無法逃離!
羅斯船只的球鼻艏極為堅硬,阿芙洛拉號更是瘋狂的安裝了鐵皮加固(客觀上也穩定了整體的重心)。
羅斯船只越來越近,敵人無處可逃!
最先發難的是船艏甲板的扭力彈弓,鑄鐵彈丸先給了敵人以驚艷打擊,接著沖撞發生了!
改造后的貨船變得極為兇猛,它們串線足夠高,使得長船的乘客根本無法徒手攀爬,也就避免了敵人的跳幫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