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里克實在低估了馴鹿的力量和耐力,也低估了冰河的光滑。
人類是動物界的耐力強者,像是馴鹿這樣的獸類則是耐力王者。
留里克以為大部分人要跟在雪橇邊,徒步從摩爾曼斯克走回菲斯科勒堡(羅瓦涅米)據點,此乃極地的長征,對再強悍的人都是巨大的恐怖挑戰。
但是馴鹿似乎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被留里克選中的馴鹿全是之前的對科文部落戰爭中繳獲的好鹿。留里克忘記了,那些科文援兵是坐著雪橇殺過來的,雪橇由兩頭健壯而溫順的母鹿,硬是拉了二十人于冰封的奧盧河前進。
剩下的麥子全是馴鹿的食物,每兩頭鹿拉著載了十個人的雪橇,雪橇后面則是載貨的臨時雪橇。
馴鹿在鞭子的驅趕、矯正下,以閑庭漫步式的速度奔向南方。
留里克和大家不想要求馴鹿太多,畢竟馴鹿拉動沉重的雪橇,起步之際還需后面有人推動。
陽光下馴鹿以約莫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前進,這就是它們的“閑庭漫步”,就是吐息的劇烈白霧,證明鹿并不輕松。
整個白天都在趕路,夜間大家就通過星辰估計時辰。全天里有一半時間在趕路,當然,機智的賽波拉娃重點關注著馴鹿的如廁狀況。
“馴鹿撒尿,有什么可看的?你關注這個干什么?”留里克對突然開口談及此事的賽波拉娃投以白眼。
賽波拉娃可是一點都不糗,她自傲道:“這是我們的智慧。你……一直不知道?”
“知道什么?知道鹿尿?我關注這個干什么。”
“對,因為馴鹿……撒尿的時間是恒定的。”
“恒定?”雪橇上的留里克猛然繃緊身子,“真的?我之前根本沒聽說。”
“現在你知道了。”賽波拉娃繼續昂著頭一臉驕傲,“馴鹿完成了晨尿算是第一,當它完成第九次,大概就過去了半天。春天和秋天就是這樣的。”
當前夜間的時間還是過長,隊伍每天行進多久,完全沒有鐘表參考。
大家只能通過星辰來估測,賽波拉娃的解釋讓留里克立刻做出批示,所謂賽波拉娃,就是時間管理大師。
她不是隊伍里的掛件,或者說她從一開始就是觀察鹿尿來算時間,一般羅斯人誰關注這個。留里克不問她也沒說,直到現在隊伍需要精確管理時間。
留里克決定聽從賽波拉娃的說法,他規定當馴鹿的第八次如廁,便是大家扎營休息之時,以后設計鹿拉雪橇就這么辦。
賽波拉娃的確提供了科文人的智慧,或者說所有的養鹿人也知道這個。
馴鹿的如廁間隔往往在八十分鐘左右,留里克所謂第八次如廁就扎營,等于說隊伍跑了十個小時。
如此一來,隊伍每天都被馴鹿拉著走了一個比馬拉松多一點的距離,每天行進的旅途并不短,而畜力也沒有嚴重揮霍。
每一次扎營,出了飼喂馴鹿大把麥粒,每一頭鹿邊龔開雪堆啃食冰河邊的枯草。
羅斯人和巴爾默克人則點燃篝火,燒烤預制的大量肉串。
留里克就在極地擼串,樹枝上串的大量海豹肉皆被洗干凈血水,大口吃著滋油的烤海豹,所有人都很滿足。
海豹油脂可以被人大量吸收,如此極寒,高血脂反而是一種優勢。人們依靠這些滋油烤肉獲得強大的熱量,厚實的皮衣隔絕寒氣,甚至還有些燥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