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木刻楞是供工匠居住、生活的,而明顯簡陋的大木屋根本就是倉庫。
一片空地被刻意留下來,上面原本的樹根被硬生生挖出來。土地被平整,其上也安置以一些漏風的簡易棚子。
這里將矗立起高爐,以及大量的輔助小火爐。
一座鐵礦石的山丘正在堆砌,挖自山區的礦石覆蓋了一層雪,更顯得礦石的宏偉。
關于高爐鎮的建設、礦石挖掘、木材運輸加工、傳統皮革麻布制作、肥皂制造,乃至是船舶建造,這些事留里克已經犯不著親自監督。
甚至于他都犯不著監督,數以萬計的民眾做著各自的勞作就創造出一雙看不見的手,羅斯堡的經濟正在良性的運作。
留里克確信他個人要做的就是把持著最核心的東西,即貴金屬、金屬器、鹽和糧食。
這些實物資源實為他個人的統治權依靠,所謂神性實為錦上添花。
過去的一段日子,形形色色的人通過出賣勞動力賺到了不少錢。留里克也適時地在一月份拿出更多的麥子和鹽,限購的條款也有所放開,如此又基本發出去的銀幣收回了。
大量的麥子嘛!如今的麥子對于羅斯的統治者堪稱微本萬利。
從不列顛掠奪,在諾夫哥羅德索貢,在涅瓦河口的開荒新農田收糧食,這里面似乎只有運輸人工成本。唯有在環梅拉倫湖地區購買糧食要花費一筆巨款。
833年的軍事行動第一次解決了未來一年的糧食問題。超過二百萬磅的麥子就是取自繳獲和索貢,在支付了戰士們應得報酬之后,留里克還是白得了如此規模的糧食。
在羅斯,銀幣的錨定物就是糧食。羅斯公國內部形成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奈何對外它仍顯得非常閉塞。
合計三百余萬磅的糧食本質上都是公爵家族的財產,是留里克本人的財產。非常諷刺的是,只有他個人意識到如此規模的糧食具備了地動山搖的力量,而普通民眾只是單純的認為聽公爵要求辦事就能理所當然拿到錢幣,轉手就能買到好吃的麥子,除此之外他么也無別的想法。
現在,巨量的糧食遠勝過大量的金銀。
羅斯作為一個公國,她實質在實施糧本位的經濟制度。
這在同時期的歐洲堪稱奇葩,或者說留里克的東方人的精神內核,靈魂深處就是心向種地,以東方人的世界觀看透了充足的食物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底層核心要素。
羅斯人的確在快速消耗糧食,他們更在創造出大量有著長遠意義、價值的事物,而他們個人的體魄,也因為足夠的食物于寒冬中反而更加強健了。
舊高爐仍是未來半年時間的冶煉主力,兩座老高爐也必將有一個轟轟烈烈的結束。
爐子一直在產出易碎的灰鑄鐵,進入新的一年,澆鑄鑄鐵工具的任務被留里克叫停,但灰鑄鐵仍在制造,只是澆鑄后形成的不規則鐵片即被大錘砸成碎片。這些含碳量太高的碎鐵塊旋即就被扔到普通的小爐子,繼續接受烈火煅燒以祛除一部分碳,達成可以鍛打的低碳鋼。
這就是炒鋼法,也是在鐵匠聯盟的工坊里普及開的技術。
留里克根本不擔心技術泄露,哪怕不少南方盟友的商人就客居羅斯。
即便羅斯堡可能混有梅拉倫人的細作。那有如何?他們要是能把高爐技術學會可謂神祇相助,除非梅拉倫也有一個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