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昏暗的光,他看到了這倉庫長屋里還有這不少木條拼湊的架子,其上擺放的居然都是……
“全都是大面包?!好大!”
他走上前隨手撫摸,下意識嚷嚷起斯拉夫語里“hleba”一詞。
亞絲拉琪一怔:“你……居然和我姐姐(佩拉維娜)說了一樣的詞。”
留里克暫不理會她,繼續雙手撫摸著面前干硬如石頭的面包。
說來也巧,斯拉夫各部族對面包的發音基本都是hleba。而維京各勢力對“生命”一詞的發音基本都是libe。
兩個雖是同源但分裂數千年的族群已經變得語言不能互通,但在羅斯公國這里重新匯聚。
面包,就是生命。兩個詞匯,幾乎一個念法。
真正的大列巴就是這樣的,或者說傳統的中古歐洲面包就是這樣的烘焙風格。它的個頭非常巨大,烤制成這樣也是故意為之!以留里克看來,它近乎有半米長,將至抱起來,份量也很驚人呢。
昏暗光線下亞絲拉琪笑嘻嘻地看著留里克生龍活虎擺弄面包的模樣,她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奪取羅斯公爵肯定以圖美好未來的計劃成功了一大半。
“大人,你覺得滿意嗎?”
留里克依舊不直接回答,又問:“告訴我,你烤制面包的用料,如何烤制和烤制時常,把你這段時間所做的工作全部告訴我!可惡,這些面包氣息真是讓人舒坦,就是硬得像是石頭。”
公爵在問,亞絲拉琪這番就娓娓道來。
原來,石碾子、磨坊建筑、粘土大烤爐和倉庫長屋是同時建造的。她就拿著阿里克拿出的巨款,輕易招募了一批羅斯堡內的相對閑散之民眾為之干活兒。
很多羅斯本地的女人,僅僅是照顧家里新增的孩子都要把人逼瘋,可家里孩子多,勢必要想辦法搞錢買糧買肉維持生計。現實原因迫使她們不能去很遠的地方勞作,不過就算待在家里去做裁縫的伙計,這方面的工作已經飽和。聞聽阿里克的小老婆得了公爵的命令建立磨坊,她給的報酬也不錯,姐妹們自然紛至沓來。
男男女女為亞絲拉琪制造了這一切,羅斯女人的奮斗凸顯起重大價值。
指望女人們做繁重體力活不現實,她們被安排先以傳統石磨棒碾壓面子做面粉,再將混合自小麥和燕麥的面粉,加入少許水奮力揉成大面團,最后由天平稱量為五磅一個面團,等候集體烘焙,其實這番工作也絲毫不輕松,那也被伐木運木料舒服太多。
安置在木棚里的兩個粘土大烤爐順利落成,爐子內部構成了一個低溫悶烤的環境,每一個爐子可以同時烘烤二十個面團,自爐子建成起,烘烤工作就開始了。期初,因為傳統石磨棒加工的面粉數量太少,爐子一次性烘焙面包也不多。隨著三座石碾落成,面粉產量暴增,近段時間以來烤爐不得不全天候投入運營。
它們就像是烤馕的粘土爐,大面包的個頭自然比燒餅大,還因為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發酵處理再行烘烤,把面包烤熟需要一些時間,不過只要爐子一直運作,烘烤的效率依舊非常驚人。
粗制面粉基本是剛剛碾壓了一批,就送到另一邊揉成面團再稱重,安置在木盆里等自然發酵后送入火爐。
此一條龍服務有仆人和傭工近五十人伺候著,亞絲拉琪可以驕傲地說自己現在的任務就是監視所有人做工。
兩個爐子一次即可出爐總量近二百磅的面包,理論上全天候烘烤,一天內可出二十五爐。
亞絲拉琪的磨坊、烘焙爐子還在全力工作,而這個倉庫的庫存,亞絲拉琪說得明明白白——接近三萬磅面包。
三萬羅馬磅,豈不是相當于一噸出頭?聽起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不過平攤到一千名戰士頭上,每人分得也不過是一公斤面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