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后的森林里滿是泥淖,唯有湖畔周邊的平坦地區能快速變得干燥。
融雪的速度超乎留里克的想象,連續的好天氣讓夜間的氣溫也回歸冰點之上。
春季的溫暖幾天之內就戰勝惡寒,伊爾門湖已經解凍,沃爾霍夫冰層變薄又全部破碎,一度被冰封的阿芙羅拉號現在也解凍了。
這艘老船虧得是橡木船底,她的水線處多了點冰層摩擦的痕跡,她勞苦功高傷痕累累但依舊航行自如。
當大家看到河面滿是流凌,以本地人的傳統經驗,只要沒有降雨,最多七日之后湖畔大量的田地就能耕種。
一塊平地上擺著大量改造后的曲轅犁,看著它們,老里古斯望眼欲穿,迫不及待就想使用。
這老家伙好奇得像是孩子,犁頭沒什么稀奇的,他就是關注后面掛載的漏斗狀結構。
“把種子放進去,像是沙漏般慢慢漏下。高明啊!”
他的贊譽也著實讓留里克吃了一驚,便笑嘻嘻道:“的確很像沙漏,既然你們知道沙漏,竟沒有人嘗試改造過?”
這話直接把里古斯問懵了。
就像是蒸汽轉輪玩具早就發明了,真的變得蒸汽機則是兩千年之后。
犁后有耬,耬深入土地的漏嘴有可控隔板以調節,末有擋板以蓋土。
這些改造的犁屬于整個白樹農莊的財產,就如去年對田地情況的測繪與統計,留里克完全知曉了他們的經濟結構——最關鍵的農具大家共用,而耕種秋收也是所有人一擁而上。
里古斯老頭子一個,身份自然也是農莊最高貴的,實則也是一輩子的農民,只是現在風燭殘年沒有力氣割麥了。
圍觀的人們意識到它的美妙,隨即就商量起春耕計劃。
留里克更是直接以松膠涂抹紙張,將所謂《農經》貼在公開的地方,這樣任何懂得其中一種文字的人,都能知曉王公提供的種田法則,接著靠口口相傳傳播。
亂撒就是亂播,靠著概率使得基本利用整個農田。
也許他們該首先升級到點播模式,這樣土地利用率更高,卻也費體力。新農具的使用將直接升級到條播模式,達成當前技術條件下播種性價比之極值。
改造了所有的犁,留里克并沒有向他們索要“技術費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用在當下必是立竿見影。
白樹莊園的從龍老民眾,眼睛是雪亮的,公爵為大家改進農具,給工匠報酬,他是大好人,這樣多交些稅負也合理吧。
留里克的確能短時間得到利益,現在他都手里還有多達五十只曲轅犁,其中大部分已經完成改造。
甚至是卡洛塔的奧斯塔拉隊伍手里也有二十只,這是她手里的就沒時間加以改造。這都無妨,她的手里已經達到了意義重大的《農經》手抄本,幾張紙被麻線串起來簡陋裝裱為書籍。書是她親自抄寫的,這下其中的內容如思想的鋼印深深刻在她的頭腦里。
圍墻里的土地已經恢復干燥,周遭的田地進入到相對濕潤狀態。
儒略歷的四月份伊爾門湖降水是少的,等到五月開始就可能出現暴雨。
不過這片地域的總體降雨量偏低,有效降水主要集中在儒略歷十月初到次年一月,且多以冰雪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