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當年索貢航行偶然的湖畔宿營之際捕到了個頭巨大的肥美狗魚,好消息就在羅斯人之間傳遞。沒有誰會拒絕烤熟的肉滋滋冒油時的焦香口味,烹烤狗魚香味最甚。他們主要捕捉狗魚,其次捕撈鱸魚,偶爾遇到了淡水海豹也踴躍捕殺。
登岸轉一轉的留里克看清了這個小漁村的概況,兄弟們清一色臨時居住,他們搭建的大量木棚的確也不可能抗住風寒。
此地建筑不多,倒是杵著大量的木桿,桿子之間懸掛麻繩,其上掛著密密麻麻的烘烤熟了有晾曬為極端緊致干肉的魚干。顯然他們之前捕撈的大量狗魚都成了即食魚排,亦有一批鱸魚被整體懸掛。
在他們的概念里麥子永遠是寶貴的,他們未曾見過親手創造的豐收,遂對今年的麥收季也沒有十全的豐收把握。至少撈魚做魚干,這種工藝大家世世代代都在做,得到大肆撈魚的機會,大部分人大肆制作魚干幾乎就是遵從于求生本能。
一批婦女帶著細軟抱著孩子下船了,她們與丈夫團聚,接著便是就地經營這座夏季營地的拉多加斯塔德。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定居點是自發形成,這就說明此地理節點需要一個定居點。在可見的未來定居點會城鎮化,直到變成驛站般的存在。
旅途仍在繼續,旅途已經接近尾聲。
現在是最后的航行,牽引大船前進的劃槳船皆是奮力前進。槳手里一批羅斯女人,亦有一批斯拉夫女人。前者是開辟新世界,后者根本就是回娘家。如今的劃槳已經無關男性女性,為了更快地到家,但凡拿得出手力氣的人都在奮力劃槳,反觀所有的大船幾乎無人站立。
沒有人覺得這不妥,因為偉大而年輕的王公也是劃槳的一員。
留里克揮灑著汗水,一切就仿佛四十年前的奧托。他年輕的食王公之祿的男孩女孩透過在沃爾霍夫上劃槳的舉動,詮釋了這就是真正的羅斯人。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豐水期的沃爾霍夫河雖然遠不及涅瓦河,它的流速扔給這些崽子們很大的心理壓力。劃槳者不可停下,因為拖曳的大船后面又是另一個拖曳小組,一方懈怠的結果只怕就是與后方撞船。
平日的高強度體能訓練在這一刻將他們的體力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年輕的劃槳者充分證明了他們的確是羅斯公國的生力軍。
長達三天的劃槳,許多人仍被胳膊酸痛所擾,包括留里克自己也在忍耐酸楚。
堅持終于有了完美的結果,前方就是白樹莊園附屬的農田。
不!那已經是諾夫哥羅德!
岸邊站立著的屬于白樹莊園的男孩再向懸掛羅斯旗幟的擺出一字長蛇陣的羅斯艦隊招手,劃槳的人們脫不開手,就以歡愉的吶喊回應之。
接下來已然沒有任何的懸念,艦隊越是接近伊爾門湖,河道愈發變得開闊水流也不斷舒緩。
艦隊回來了,就在這儒略歷七月的第十六天,雖說留里克還是消耗了多于預估的時間,終究還是成功完成了這一壯舉。
艦隊暫且停泊在沃爾霍夫河上,各艦紛紛拋錨,所有人就此下船,立即在諾夫哥羅德展開補給工作。
相比于族人們進入溫暖新世界的亢奮,留里克有的只是成功后的欣慰。
他輕易從迎接的人群里認出了斯維特蘭娜,她仍是那樣的清新美麗。接著是諾倫,高昂的精巧下巴流露著高傲。
奧托雖老,為了在自己的族人面前彰顯傲氣,這番有換上鎖子甲戰袍,不同的是他竟抱起一個扎著小辮子吃手手的小可愛。
尼雅亦是老婦了,這番也繼續懷抱一個嬰兒。
留里克的那十位女仆清一色花枝招展,打扮得差不多的發型穿著一樣的衣服,就仿佛她們是十胞胎姐妹!
留里克回歸他忠誠的諾夫哥羅德,走近自己的家人,走近自己的臣民。
他沒有多言,僅一句“我回來了”,言簡意賅宣布移民行動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