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憋瘋的戰士幾乎傾巢出動,卡累利阿人的奇異動向也驚得堡壘駐守的羅斯軍紛紛登上城頭。
駐守者看清了雪橇隊掛著的旗幟,大家很高興王公派來了援兵,只可惜才這么點人?
反觀那些打扮得像是一頭頭熊的卡累利阿人,他們像是要去參加婚禮般狂奔。
牛角號吹響,牛皮鼓被猛打,城頭的人們拼了命的吶喊,只希望聲音傳到小規模的援兵那里助其提高警惕。固然羅斯人對卡累利阿軍隊是蔑視的,他們倒還沒有狂妄到可以一個打十個的地步。
前方不遠處就是白雪皚皚的湖畔,一座堡壘赫然出現。泰拉維斯看清了堡壘飄揚的一面面羅斯旗幟,也聽到了遠方傳來的模糊噪音,聲音意味著什么,信息已經被掠奪冰面的冷風吹得失真。
倒是有一件事引得所有戰士的DNA為之顫動!
且說第一旗隊,兄弟們年齡差不多,夏季的時候大家都在姆斯季斯克刨地種麥子,如今在北方合伙捕捉松樹獵白熊。
熊祭鎮堡壘內有第一旗隊的戰士,泰拉維斯的增援部隊里就更多。
一百名戰士分屬同一個百人隊,其百夫長就在這里。百人隊又下屬四個排級作戰單位的“船隊”,指揮官安在。實際上他們這伙兒跑到了維普斯人的凱基薩爾米據點也是百夫長帶隊,他們本身就構成一支兇悍的冬狩軍隊。他們把一批獵獲的成果扔在定居點,之后便投入增援。
百夫長憑著直覺就能確定那些晃動的大量人影是兇險的敵人。
“兄弟們注意!你們看到的都是敵人,做好戰斗準備!”
得令,坐雪橇的兄弟們異口同聲吼了一聲,
他們背著的盾牌紛紛卸下,這番因為狩獵而沒帶鎖子甲,喪失一定防御力的同時也讓大家獲得更輕巧的戰力。
再看已經十七歲的泰拉維斯,這小子自然不是第一次參與征戰,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竟然害怕了。
他不得不求助于百夫長打仗的策略,如此一來,百夫長順理成章統領了整個隊伍。
一個奇妙的戰術計劃被迅速制定并付諸于施行,全部的十五輛雪橇突然停在冰原,戰士們開始緊張的人員調配。
他們有五座獵熊用的安裝雪橇上的扭力彈弓,持木臂十字弓者多達三十人,剩下的人員幾乎都持短木弓。他們的身份本就是獵人,就算短木弓不是很好的戰斗兵器,至少獵手是卓越的。特殊的條件促成了這支小規模增援部隊驚人的遠程武器裝備量,凍得硬邦邦的拉多加湖和馴鹿雪橇又提供給大家驚人的機動性。
一輛輛雪橇成為箭矢的發射平臺,人員配置在調整完畢后,雪橇開始以雙縱隊之勢力沖向聚集于湖畔的敵人。
雪橇在奔襲,指揮官百夫長淡定下令:“搭弓!自由拋射!用車輪戰術,不和他們糾纏!”
在箭矢射完之前,增援部隊有著充分的戰場主動權。他們在逼近敵人聚集的陣列就先行放箭,之后迅速撤走。
這就是一種特殊的帕提亞戰術,射箭者絕不逗留,不給敵人弓兵瞄準射擊的機會。
箭矢噼里啪啦砸過來,它們并不密集且很多箭矢因風向因素落在了冰面,然其中的一些強勁者開始造成殺戮。
扭力彈弓發射獵熊用的輕標槍,此物就是大號的箭,它更長也更沉,由彈弓發射動能強勁。輕標槍擊中一臉懵的卡累利啊戰士,有人被打穿胳膊,有人被直接擊穿胸膛。
死亡突如其來,如此戰死完全出乎卡累利阿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