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的最終形態就是變成五花八門的衣物,其中的各環節都存在著加工利潤與物流利潤,留里克這番直接打通產業上下游,從抓小動物到制成皮大衣,完成產業生態閉環,將一個行業能撈到的利潤吃干抹凈。
工作場所就是一些有木刻楞風格的大號長屋,集合了維京斯拉夫兩種風格的建筑,最是適合密集作坊式的手工裁縫勞動。同樣的宿舍區也是一樣的建設原則,工人們會睡在大通鋪,只是所建的房舍是按照一下子住上二百人的規模所造。
國營工廠豈能只是五十人規模小作坊?工廠宿舍只能住下二百人,這也只是應對現階段的人手罷了。
匾額現行掛在新打上的樁基立柱處,第一批房舍的承重木樁在重賞之下可謂快速建設。
現在城市內部出現了兩處大型工地:學校和制衣廠。
超過一千名男女村民接受雇傭,其中的男子領取的是每天一磅麥子的報酬,至于勞動的伙食是留里克提供的。
欣欣向榮的城市建設也導致城外的森林的快速消滅,最終人們還把樹根給拋出來,平整一番土地后,這就是所謂的“向森林索要農田”。城市建設與拓荒運動同時進行,參與其中的人都得到了利潤,留里克本人也得到了更多聲望,實為一石四鳥之計。
由此景象,基輔馬客們可是嘖嘖稱奇。他們又看到自己賣掉的馬匹已經參與到拉車工作中,定睛一看那些清一色是母馬。
兩匹公馬何在?馬客覺察到羅斯公國民族在等待農田變得再堅硬一點,他們已經把各種琳瑯滿目的農具準備妥當。馬客被授權參觀耕種途徑,被許諾也能通過勞動換取免費的大餐。
就在此等待過程中,他們偶然找到了兩匹公馬。揣測成真,羅斯人的確在用佩切涅格馬給本地的小矮馬配種!
終于,836年的春耕開始了!
做了充足準備的羅斯人在各地播撒今春的麥種,比之去年,今年有更多的小麥種子被播撒,且換伊爾門湖地區因為大量藏起來的人鉆出林子拓荒,更多人投入農業生產中。環湖地區各種等級的田畝算進去,有多達三萬公頃田地開始播種五花八門作物,其中自然是燕麥、小麥和黑麥是絕對主流。洋蔥、黃根胡蘿卜和卷心菜,這種蔬菜老三樣也要播種一批。
自然還有亞麻,它們擊中在湖泊南部廣泛種植。
留里克以王公的高貴身份樹立一個典型,他在親自耕種,為此還在紙張上寫上自吹自擂的文章向民眾宣傳。他親自操縱曲轅犁的形象被自己親手繪畫,還別說,比起一群“手殘”民眾,留里克這種到底是懂得一定素描知識的人才妥妥畫了一張“春耕圖景”。
此番作秀是拉進與人口最多的斯拉夫人的感情,同樣也是親手感受集合種子的犁、播、埋一體的曲轅犁的使用效果。
他更是使用了一個技巧,便是令十位基輔馬客都來試試曲轅犁與綁定的播種機的美妙。
幾乎是一瞬間,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馬客薩克伊就在田間地頭直接詢問一腿塵土的留里克:“大人,這種犁非常美妙,多少錢,我們買!”
“你們要買啊?何必買的。我就送你一套!且慢,這是送給你們基輔首領。尤其是你!”留里克拍打一番薩克伊的肩膀,“很快你們會返程,你告訴你們的首領在羅斯的所見所聞,也告訴他我們對和平貿易的支持。我們期待更多的商人帶著貨物來到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