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留里克麾下的十位佩切涅格“教練”,他們也有熊皮新衣,甚至他們自帶的尖頂鐵盔上果斷戳上熊首,猙獰可怖的滿是獠牙的熊上頜成為遮陽帽的所在。倒是頗為奇妙的是,他們十人皆佩戴墨鏡。
或者說聚在一起的騎馬者,大規模地佩戴上木框墨鏡,由此白茫茫一片頗為刺眼的白雪已經不會瞎了眼。
卡甘是真正的教官,他當前的四十名部下是真正的助教。他們四十余人構成了一個小型的騎兵作戰單位,留里克有意令自己的人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模仿。
故而雪后的第一個訓練日,是時候終止令人無聊的御馬慢行了,應該正是開始騎兵戰斗的訓練。
一些碗口粗的松木桿杵在雪地上,桿上皆裹有鹿皮,并以纜繩捆得牢固。
它們都是靶子,今日會進行怎樣的訓練,聰明的年輕騎手只是握緊自己鋼劍的劍柄就猜到個大概。
留里克策馬屹立于眾多騎兵面前,他高大之姿態干脆踏著馬鞍直接站起來,以至于一雙眼睛是在約莫三米的高度俯瞰自己的部下,以及卡甘的佩切涅格盟友。
“兄弟們!讓你們整日騎馬漫步是否太無聊了?在我看來你們算是學會了如何騎馬。從今天開始,你們會學習戰斗!”
“我已與卡甘兄弟商量好了,首先我們學習騎馬劈砍,再學持矛戳刺,最后學習騎射。”
“我聽說比起步行戰斗,騎馬作戰困難重重,只要學會了就是最強的兵。”
“現在即便是我也與你們一樣,都要向佩切涅格人學習。我會和你們一同訓練……”
沒有什么大道理,即便留里克知道自己站在一個歷史的分水嶺,從今天開始羅斯公國正式學習騎兵戰術,才可以說是真的成為騎兵。他覺得這是歷史性的時刻,年輕的戰士們如何覺得?大家只是單純希望早點成為優秀騎兵,并在未來的戰斗中為公國立功、為自己撈錢巨量戰利品。
留里克抓住時機創立騎兵的目的就不是守土護國,如若不是公國幾年以來瘋狂擴張猶如巨蟒生吞大野豬,消化獵物還需一些時間。暫停擴張是為了更好的擴張,內部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創立騎兵就是這一戰略的直接體現。
因為繼續向南擴張實力,公國海軍的優勢幾乎無用武之地,騎兵將成為新的“帝國戰斧”。
待留里克宣講完畢,卡甘得了命令,當即親自帶著自己人表演一番何為騎馬砍殺。
佩切涅格人手持的都是一種略微帶有弧度的、酷似唐橫刀的馬刀。它的確是刀,雖有鋒利的劍尖,卻是一面開刃且另一面故意加厚,略微的刀背弧度更是故意為之,只為適應騎馬劈砍。它足有五磅重,實在是沉重的殺敵兵器。
相比而言留里克的騎兵裝備的仍是標準型的步戰鋼劍,它富有彈性且雙面開刃,重量也有四磅多一點。善于劃船的羅斯人等各路維京人在劃船中練就過于強壯的胳膊,四磅重的劍依舊頗重,這都不算什么,爆棚的肌肉附著在骨頭上,握劍的手不覺得累。
兩種武器倒是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直柄。
看到佩切涅格人的馬刀,留里克直觀感受就是它太酷似唐橫刀。
一想到這群家伙的本質是被東方帝國打跑的突厥人,吸收東方的軍事科技為己所用再正常不過。當然,留里克想到的還是給自己的部下重新設計一種馬刀——一種彎折弧度更大的哥薩克馬刀。
甚至不只是新式馬刀,制作一批騎矛也在計劃內。
至于采用何等騎矛留里克心里有數,他決定效仿波蘭驃騎兵的易折斷騎矛,此矛為一次性的武器,戳中敵人必折斷,這樣不至于騎手被慣性力扯下馬,也方式騎矛被敵人二次利用。如此一來矛頭制作都不必過于講究,唯一要講究的長矛木材選用,它必須容易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