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各路商人還做什么生意?一名名打扮得如同熊的人們親切圍觀這支威風的騎兵隊,王公留里克得到無盡的榮光……
其實給予卡甘震撼巨大的就是這座廣場,固然在南俄草原上放眼望去就是無邊際的平地,在城市里出現一塊巨大而非常堅硬的平地,給予他的可是巨大震撼。
因為這塊平地實在不一般!
總督科努松父子一直在落實王公的命令,至少到現在位置,這對父子出于道義與部族戰士的榮譽還不敢瘋狂貪污,最多就從稅款里抽取一點小錢歸為自己以滿足吃大餐的需求。新羅斯堡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稅源地,商人們的經濟活動必須繳納賦稅,這個稅自當年在故鄉羅斯堡定下,到現在執行多年,商人納稅額也年年調整。
留里克在深耕諾夫哥羅德農業區的經濟發展,新羅斯堡的稅收工作全權委任總督科努松。
科努松實際成了包稅人的,他奉命為王公建造一座恢弘城市,基礎建設方面必須下血本,且盡量不依靠國庫撥款,盡量靠著本地區的稅賦完成建設,而這些就是科努松需要向留里克本人做出匯報的。
豐收廣場的一部分區域鋪設了水泥,只要撬開被踩得堅實的積雪,就能看到下放堅硬的灰色路面。
“廣場水泥化工程”可謂利國利民,完全水泥化后就是超大型打谷場,基本上能滿足本地區晾曬燕麥的工作,同樣的非農忙期化身集市的豐收廣場,商人顧客皆不必擔心泥濘坑洼。
木頭圍墻基座繼續用水泥加固,城市內所有道路的水泥化工程慢慢進行。
留里克倒是不缺財力雇傭人員鋪設水泥,實在是因為關鍵的石灰、鐵礦石渣和砂巖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需要將它們以船只運抵新羅斯堡。運輸得不僅是這三種材料,駁船還在運輸整塊的花崗巖、鵝卵石進城。這些沉重物資的運輸全賴于標注運輸船的夏季輸送,長達半年的嚴冬與大海封凍,大大限制了新羅斯堡城建的效率。
又有什么好辦法呢?涅瓦河兩岸乃至包含諾夫哥羅德在內的龐大瓦爾代高地,到處都是過于柔軟的泥巴,最匱乏的就是石料,只因這片巨大的區域根本沒有山脈。當然恰恰是這個原因,留里克自覺必須訓練出一支騎兵,喪失了夏季水網便利性的冬季,騎兵是確保公國冬季行動的關鍵。
即便是緩慢的建設,當前的建設成果也令留里克大為滿意。
他非常高興自己下令建造的冬宮旁的一片空地布設了大量腳手架,雖然一批石料雜亂地擺在地上,花崗巖底座的確正在拼湊。
原先的冬宮就是集合木刻楞與維京長屋優點的大號長屋,根據留里克的新需求,全新的冬宮要有羅斯堡老家那舊宮殿的風采,實質上就是一座擴大版的有石頭基座的木結構的四層高的城堡。廣泛用于船舶建造的榫卯結構用于宮殿建設,留里克的新冬宮將以類似金字塔的穩定結構以示人,同時也是本城最高的建筑,乃至北歐地區的第一高樓!
宮殿自然不愁建造的木材,本地區到處都是的巨型紅松、云杉提供出充足材料。
它們亦是造船的良材,除卻龍骨和船肋骨用森林區找到的橡木陰干建造,其他部位以云杉制作足矣。所以河畔處多了一片圍墻區,那就是霍特拉家族的“涅瓦造船廠”所在地,巨大的云杉矗立于松軟的河畔構成框架結構,兩座室內造船工坊落成并投產。產自新羅斯堡的標準貨船已經下水,并投入到東、北波羅的海商貿網絡中,新的貨船仍在建設中。
新冬宮只是建造了基座又矗立起大量承重的云杉立柱,民工的冬季建設按部就班進行著。看吶,一些承重柱間已經橫亙起木梁,第二層樓的框架性結構已經在建設了。
卡甘無法想象新宮殿落成后的盛況,他注意到了另外的一些恢弘建筑!
就如羅斯公國的最大神廟,一座用無數寶石鑲嵌的、在陽光下劇烈反光的石制作神廟。
公國的第一神廟已經落成,內部神祇雕塑拜訪得錯落有致,內部可供上百人跪地祈禱。
民眾稱呼第一神廟為“寶石屋”,更有人贊譽為“人間的瓦爾哈拉”。它被糊了一層彩色玻璃和琉璃,這些雜亂形狀的晶瑩剔透之物皆是量產型的,本身并不值錢,密密麻麻整齊鑲嵌,量變成了質變,瑰麗之感正好符合人們心目中對于神廟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