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米婭使勁勾著腦袋,她知道首領奧托一直在瞪著自己。這個殺了父母的大惡人,真是不想和他有更多交集。
留里克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我就是要一些孩子,最好和我的年紀不要差太多。我和佩拉維娜姐姐已經學了一點他們的語言,如果只是日常的交談,我已經可以和諾夫哥羅德人交流。
爸爸,既然強壯的男人是要種地的,那些小孩總不能也是種地吧?諾夫哥羅德一定還有一些女孩,只要經過一些訓練,女孩也可以有所作為。”
兒子的話實在令奧托很費解,他又想到別的事情,這便質疑問道:“難道你就那么喜歡和你年紀相仿的孩子?部族絕大部分和你年紀相仿的孩子,他們已經是你的朋友,你還想怎樣?還要更多的諾夫哥羅德小孩也在你掌控之下?你甚至連一群沒什么用的小女孩也需要?”
和羅斯部族很大不同,諾夫哥羅德的斯拉夫部族,他們并沒有什么不要女嬰的陋習,因為他們并沒有所謂奧丁信仰的戰士文化。
但這不意味著諾夫哥羅德的當地人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肥羊,他們至少比芬蘭人強大,所以才能搶到伊爾門湖,建立“新大城”,只是瓦良格人戰斗力爆表罷了。
他們實則對自己的所有孩子的態度都比較特別,孩子就像是莊員家族的財產。孩子在長大之前幾乎不能提供什么產出,如果有太多吃飯的嘴,就算孩子的父母特別仁愛,迫于饑餓問題也要拋棄一些孩子。加之瓦良格人的羅斯部族的定期搜刮,以及另一些瓦良格人的沒有征兆的突然襲擊,諾夫哥羅德城市外圍的那些小型斯拉夫定居點,總是面臨親人被擄走的情況。
失蹤的人或是被黑熊襲擊身亡,或是被別的瓦良格部族掠走。如果失蹤的是小孩,大不了再生幾個。實際呢?失蹤的通常是種田的男人,一個勞動力的損失對家族莊園都是重大損失。
“當然。我需要諾夫哥羅德的男孩還有女孩!”留里克抬起頭來,“我就是需要那些孩子。我會把男孩送到鐵匠那里學習打鐵,把女孩送到祭司那里去學習一些女人必須的技能。這樣他們長大后,就只能追隨我,他們會為我賣命。”
奧托實在覺得兒子的話很奇怪,事實上奧托從沒有這方面的念想。
所有的維京人對于“奴隸”的概念定義是比較奇怪的。
環波羅的海的北日耳曼部落,他們彼此間爭斗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也是最近的二百年時間,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山脈西部的挪威人、山脈東方平原區的瑞典人,還有日德蘭半島和周遭島嶼的丹麥人,形成了一些部落聯盟,大時代之下,三個大型部落聯盟正在逐步轉變成封建王國。
他們還沒有成為王國,雖是說著同樣的諾斯語,彼此間的戰斗就不曾斷過。
就是羅斯部族所謂的思維亞部族聯盟,當他們的祖先都生活在斯韋阿蘭平原時,彼此間也有許多爭斗。
一個戰斗的部族,其中的男丁比年輕的女人還要重要。強壯的男人為了爭奪資源而頻頻發動襲擊,為了勝利的最大化,他們會留下俘虜的命,并作為給自己干活的奴隸。
因此,“奴隸”的概念幾乎和懦夫、失敗者這樣的概念劃等號。現在的諾斯語里,很多時候就是用“俘虜”“失敗者”這樣的詞匯具體形容男**隸。
失敗者成為奴隸,幾乎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他們也不會豢養太多奴隸,因為這些同樣說著諾斯語的人并不可靠,長期將其留在身邊有可能是個禍患。
男性戰俘往往會伺機逃跑,且戰爭中任何一方并不能獲得多少戰俘。
一些作戰中,一方攻下敵方的老巢,勝利者會霸占對方的妻女。那些被俘的女人不會變成奴隸,她們將的成為勝利者的妻子,并成了勝利者部族的一員。
蠻荒的時代,生存是各個部族的第一要務。部族的戰斗力源自強壯的男丁,部族延續下去的根基則是部族的女人們。
奧托實在不喜自己的部族存在一個非常糟糕的傳統,族人們一直在有選擇的培養自己的后代,普通的家庭的財富并不多,為了未來能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們樂意培養兒子,至于剛剛誕下的女嬰,往往扔到樹林任其自生自滅。
羅斯部族是這樣,南方的盟友部族亦是這樣,丹麥人也這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