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約塔蘭人,依舊是哥特蘭人。他們在高地平原大規模放牧,再把牛羊運到哥特蘭島行銷整個維京世界。住在日德蘭半島和周邊島嶼的丹麥人,在他們完成內部部族統一后,第一時間就是北上。
對哥特蘭人來說,相比于北方的斯韋阿蘭居民,丹麥人才是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
丹麥人來了。
戰爭?不!
承認丹麥人是盟主,才是掙大錢的最好選擇。
也許維京時代,哥特蘭島才是整個維京世界的中心。只因它的地理位置,是波羅的海這個內海的中部地位,某種意義上很像是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
從哥特蘭島啟程,船只到各個方向都不遙遠。島民在陸路牧場養殖牲畜,與丹麥人的傳統貿易,亦或是南下劫掠古普魯士人、文蘭人、波蘭人,乃至法蘭克人,他們已經積累了很多財富。
富有者很樂意囤積銀幣,只要是銀子,各種規格的銀幣他們來者不拒。
羅斯部族里上了年紀的人都或多或少知曉,那些曾主動襲擊羅斯船隊的哥特蘭人,他們整體是富有的。倘若思維亞聯盟能收服哥特蘭島,不但擁有大量財富,亦是代表他們可以占據整個約塔蘭。被丹麥人壓制不知多少年的思維亞部族聯盟會瞬間崛起。
那么,聯盟能夠占有哥特蘭人?
哪有那么簡單?!
奧托相信,就是集結整個聯盟的勇士,與丹麥人進行一場大決戰,己方勝算也是不大了。原因無他,對方的人口更多,這個時代,彼此間都是曠野的海上勇士,哪一方能集結的勇士更多,就最容易取得勝利。
何況這里還有另一個變數,就是山脈西方的挪威人。
思維亞部族聯盟的商人可以走陸路,通過山脈的一些礙口,直接與挪威人陸路交易,就是這種交易遠不如航行來得痛快。
奈何聯盟與哥特蘭人實際成為敵手,海路通向外洋的航線已經被切斷。瑞典人的祖先們看著丹麥人、挪威人,還有跟著丹麥人辦事的哥特蘭人,在針對不列顛和法蘭克的攻擊中大發橫財,如何不會心里癢癢?
哥特蘭人富裕而強大,現在招惹他們或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奧托畢竟年紀很大了,現在的他更樂意去捏軟柿子,何況羅斯部族和盟友們面臨的問題確實有所不同。
他可以確定,羅斯部族對東方內河航路的開拓至少已經過去了五十年。
祖宗有一個傳說,所謂:你只要在那些錯綜復雜的水道中找到一條向南或是向東流淌的河流,順著它你將進入一片奇咸無比的大海,最終你將遇到強大的羅馬人。
羅馬人?奧托自己沒有見到,但是大祭司不但見到了,祭司長屋還有珍貴的羅馬羊皮書作為證據。
奧托豈能因為年輕人的興奮而改變部族發展了幾十年的戰略?自己活著的時候必須把那個入海口的新據點修好,待自己死后,兒子留里克必須繼承祖先的夙愿,繼續向東擴展。只要發展出于羅馬人的貿易線,羅斯部族憑什么仍要以思維亞部族聯盟的姿態,去幫著那些不成器的盟友去和丹麥人干?
雖然哥特蘭人確實是富有的,年輕人提到搶掠一波的夙愿,他們已經當著自己的面痛快表達,奧托知道此時根本不會了解。
暫且,生活總體還是無聊的。時間雖是進入二月,氣候變得稍稍溫潤,海冰卻絲毫沒有解凍的意思。
年輕人必然無法暫且忽略以復仇的名義襲擊哥特蘭島搶錢的行動,今日之事之后,他們必然會把此事當做重要談資。他們對搶掠金銀充滿強烈的**,個體的人或是心生擔憂,如果大家聚在一起,恐懼感就會為財富之欲淹沒。
他們雖是離開,奧托估計一群年輕人只怕是回去打磨斧頭和劍刃。
奧托這番把賺到的銀幣堆在一起,幕后做肥皂的祭司們紛紛走出長屋,波娜和大家看得一堆銀幣雙眼發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