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左森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阿里克還是問道:“很快我們的戰士又能有最好的武器,任何的戰斗都將是我們取得優勢。也許……”
“不!”哈羅左森搖搖頭,“我們仍需要大量的男孩,需要更多的戰士。我們當然需要許多好武器,我們更加需要人口。想想看,如果這一次我們帶的不是四百五十人,而是四千五百人。我們何必在島南登陸?大軍直接強襲島北,掃平整個哥特蘭島的不服,將是他們全體收服為我們的仆從,那真是最終的復仇。”
聽到這兒,阿里克當即做起美妙的夢。
他看著跳動的火焰,腦海里浮想起昨夜大家在烈火中的拼死之戰。
四千五百名羅斯部族的戰士?恐怕只有整個思維亞部族同盟,才可以在一場戰斗湊齊這么多人吧!丹麥人倒是有能力迅速做到。
阿里克這么想,實在是礙于其狹窄的眼界。
在遙遠的東方,一片戰場出現雙方十萬人搏殺的場面一直不稀奇,但在西方,許多大型部族的人口都沒有十萬人。
本時代,統轄整個西歐和大半個東歐的法蘭克王國,國王動員能力的極限只有十五萬兵力左右。相比之其一千兩百萬的龐大人口,用這點兵力抵御外敵入寇,實在是艱難的事。
所謂十五萬大軍,這里面來自國王的軍隊也就三四萬人,其他兵力盡數來自各地領主的人馬。如此多的人聚攏到一處,耗費半年時間用于趕路也并不稀奇。
相比之下,強盛的丹麥人完全可以迅速集結起一支兩萬人的軍隊。
思維亞部族聯盟雖然弱許多,迅速集結一萬人也是沒問題的。
集結之后他們集體劃著船在海域里,以每天漂泊一百公里的速度襲擊法蘭克和不列顛的近海地區,效率比騎兵還高。
哈羅佐夫畢竟是過來人,他已經不再年輕,好勇斗狠的心性被磨平了太多,如今的他早已樸素的認識到人口的重要性。
他拿話敲打起阿里克:“你覺得為什么我們的盟主是梅拉倫人?”
“他們很強大。”
“他們為什么強大?”
“大概……就是他們的商業非常發達。他們的土地能夠種麥子,我們不行。”
“是人口。”哈羅佐夫繃著嘴搖搖頭,“僅僅是他們人多罷了。現在我已經有了想法……”
說著,他指著那兩個仍在做麥餅,還偷著給自己的女兒喂食的女人,“我已經完全了解了,那兩個女人都是二十五歲,作為一個女人仍是年輕的。我就是要收下這兩個女人,她們仍是仆人,也是我的妻妾。我現在只有一個夢想,就是在我戰死或是老死之前,再擁有十個兒子。”
“什么?!”阿里克瞬間覺得身邊的老家伙把量詞弄錯了。
“十個兒子,怎么樣?是否是偉大的計劃。”
“這……計劃真是偉大。我就是擔心,你的妻子會因為兩個女人的出現非常憤怒。”
“那有怎么樣?”哈羅佐夫聳聳肩,“那個衰老的女人有何姿色?她已經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婆,不能再給我生兒子了。我現在有了機會,我要新的。放心,她們只是仆人,生了孩子仍是仆人。唯有她們給我生的孩子,我會一視同仁。阿里克!”
“我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