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人就要在冬宮的地理位置建設新羅斯堡!
“兄弟們,我們拐彎!登陸!”
說罷,他猛然拔出佩劍,利劍直指之地就是正式的登陸場。
領頭的旗艦率先轉向,身后的所有船只緊隨其后。
肌肉爆棚的年輕劃槳手拼命劃船,船底的龍骨磨蹭著被泛濫河水淹沒的蘆葦叢,一時間水花激蕩,船只直接沖上了沙石與泥土構成的河灘。
奧托扶著船艏的堅硬龍頭浮雕,經過船只沖灘猛烈的震蕩后,一切化作平靜。
他猛然跳下船,成為第一名登陸者。
“太好了!兄弟們,我們就在這里建立我們的新羅斯堡!所有人,下船!”
亢奮的人們紛紛跳入淺灘,根本沒有人抱怨自己的皮靴灌了一腳的河水。
安靜之地突然因為出現的九百多個羅斯人變得熱鬧非凡,眾多的人已經呼喚自己的同伴,所謂登陸之后立刻做那些事。
船只集體靠岸,搶灘登陸的人們在船上就商量清楚了接下來的工作,他們的行動果然有條不紊,登陸場絲毫沒有什么混亂。
眾多的年輕人跳下來,馬不停蹄地拽著纜繩,集體喊著號子,把船只拽到岸上。
還有的人在沙土上突擊釘下木樁,將拖上岸的船只拴住。
四十余條船只皆是如此,一切都不由奧托親自指點,只因大家都擔心傍晚一道海潮上涌,那些固定不周的船只會被海潮沖跑。
這份擔心完全是正確的。
因為一旦大潮來襲,倒灌的海水能將位于最西端的沙洲,也就是所謂的“瓦西里島”整體淹沒。
那個位面的圣彼得堡,當彼得大帝決定建立一座新城市的時候,就遭遇到海水倒灌的窘境。時間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蘇聯決意以城西的喀瑯施塔得港為中心,建立一條綿延四十公里的防波堤。
礙于蘇聯解體的影響,防波堤的建設中途擱置,不過它仍在2011年建設完畢,這才永久性解決圣彼得堡的海水倒灌問題。
這個位面,來自北方羅斯堡的羅斯部族,他們的老家就是一個小海灣,他們人人都懂的海潮的侵蝕。
奧托選取建立定居點的位置,與另一個位面的彼得大帝不謀而合,或者說任何一個懂海的人,都會在冬宮的位置設定成定居點的核心。
原因很簡單,站在船上的人能一眼看出平緩的沖擊平原突然出現一個小型土坡,建設城鎮,那里最合適。
奧托選擇的位置就是一個舒緩的突破,比起如開口的成片沙洲,登陸點的突破海拔迅速抬升到十五米,無論是倒灌的海水,還是泛濫的河水,絕不會淹到這里!
九百多名各式各樣的登陸者,他們已經在卸載自己的亂七八糟的裝備。
尤其是那些即將成為第一批居民的一百戶羅斯人家庭,他們的手里攥著斧頭與刮刀,甚至還有男人扛著從老家運來的已經預制好的木料,準備將其插入沙土里,把木屋的基礎框架搭好。
許多隨行的家庭婦女,她們缺乏扛著硬木快走的力氣。
她們拎著海豹或是馴鹿胃囊做的水袋,跑到湍流的涅瓦河邊先是自己痛快喝水,再把水灌滿,給已經開始蓋房子的丈夫飲用。
夫婦帶過來的孩子也開始做起力所能及的事。
傍晚就要到了,不勞奧托廢話,一場轟轟烈烈的建設運動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