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祭司們對鯨脂和鯨肉,哪怕是鯨牙都有需求,這就刺激著漁民進一步冒險。再說吃魚這件事上,漁民們樂意為更多的捕撈而冒險,只要上午捕撈的魚都能迅速賣掉,誰來買,買多少,漁民可管不著這個。只要買主把錢拿出來,那就沒問題。
留里克已經算得非常明白,哪怕是最好的鯨肉,滿足一百五十個孩子們每天一磅的熟鯨肉,倘若始終有貨,一天的消費也就十個銀幣左右。對于普通人家,這已經是一個瘋狂的數字。
鯨畢竟是偶蹄動物,這類動物肉煮熟后,縮水到生肉狀態的60%非常正常。鯨油沒喲多少異味,就是鯨肉臊味濃厚。
留里克已經習慣了各類海鮮的腥味,鯊魚肉的恐怖氣味也能忍受,其他人也是如此。
魚肉煮熟縮水更加嚴重,能量密度也比不過鯨和海豹。所以,鮮魚的價格也的確遠低于鯨肉。
留里克當然知道,最能讓人強壯的肉食當屬牛肉。奈何,只有南方的盟友在小規模的養牛。再說,留里克也不覺得本時空的北歐人能把牛養得膘肥體壯。
倘若一天化肥十個銀幣買魚肉,再支付一個銀幣雇傭部族閑來無事的婦女幫著煮魚肉,一個月下來就是三百余銀幣。
貴嗎?說不貴是不可能的。
支付這比錢它也非常的值得。
留里克甚至想為此提出一個口號:每天一磅肉,強壯羅斯人。
留里克已經做出了決定,他也知曉自己這套發福利的套路,初衷就是鍛煉隊伍和收買人心,也意識到這么做后財政方面必然面臨壓力。好在現在自己的財政收支狀況依舊是快速掙錢,確切的說,祭司們和鐵匠們扔在生產消費品與必要的工具。
他們生產就是創造財富!他們的生產也刺激了漁民空前的撈魚積極性,漁民們也在拼命創造財富。
留里克知曉在這套生產的產業鏈上,自己實實在在的通過商業上的合作協議,拿到了物質生產利潤的大頭。
商品的部族內部市場就那么大,尤其是肥皂,部族的家庭需求量很快就能達到飽和,他們使用的速度也遠遠慢于生產速度。所以肥皂必須銷售給其他部族,掙取巨額利潤。
為了掙更多的錢,那就要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商品,賣給族人或是盟友,開發新的商品牟利渠道。
比如說,制造玻璃,留里克這便帶著自己兩個忠誠的小部下,踏步走向卡拉瓦森的鐵匠鋪。
留里克還隱約感覺到另一種危機的可能性。
那就是自己用商業手段,瘋狂的斂取部族居民的財富,固然現在貨幣流通危機還沒有爆發,長此以往未來是非常危險的通貨緊縮。
部族必須需要良性的通貨膨脹,還要盡量讓族人們富裕起來,每個家庭都有錢進行以往不敢做的“大宗消費”,不如賣肥皂永遠不會顧慮。
由于信用貨幣的概念還不存在,羅斯部族現在需要外部大量的金銀銅質地的貨幣流入,以應對開始開始熱鬧起來的經濟氣氛。
至于自己,留里克覺得自己出手闊綽一些,利用手里持續快速增加的貨幣量,把閑來無事的族人們都組織一下,要求他們做些事情支付其勞動費。這樣,他們掙到了錢,至少就能買走自己的商品。
那么,這就不僅僅是讓利,亦是在發展自己的人脈,也是用這套手段,來維持部族的穩定。
部族真正的族人四千人,留里克覺得這就是后世中型企業的規模。如果可以把所有族人用金錢手段維持住,部族理應穩定,而自己擔任首領,也理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