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玻璃器加工用具克拉瓦森如何能有,他就計劃用打鐵的那幾樣器具,給成型后的玻璃器二度塑型。
這靠譜嗎?留里克覺得是可以的。東方的廚師可以用一把菜刀對食材進行五花八門的加工。都是手藝活兒,留里克就要看看克拉瓦森今日的工作。
原料被倒進青銅臼里,火焰迅速覆蓋全部原料。
因為兩個孩子爭著表現自己是可以信賴勇士,他們操縱的氣囊鼓風機使得木炭打到熱值巔峰。
坩堝里的原料又成了熾熱漿糊,一番故意的長時間烘烤,滿是雜質的沙子,基本已經被精華得只剩下二氧化硅,以及自帶或是故意添加的堿金屬。
總的來說,這番加工甚至比制作海綿鐵時間更短,也更省力氣。
而塑型的壓制,在克拉瓦森看來就更為簡單,他拉下杠桿,最關鍵的塑型就完成一大半。
因為熔融玻璃液對青銅臼的加熱作用,為了使得生產效率更高,克拉瓦森直接給青銅臼水冷降溫。
如此,又有五個熾熱的玻璃杯被做出來,而這僅是另一個偉大嘗試的開始。
克拉瓦森用火鉗夾著杯子的底部放在火爐上炙烤,所謂給它火拋光瓶口。
它通體也變得非常柔軟,這時,克拉瓦森用故意傾倒在鐵板上,呈現長條狀的滿是凹痕玻璃棒被夾住,于火焰上烤軟,之后做出彎折狀,直接貼在玻璃杯壁上。
熱焊接的技術克拉瓦森是懂得的,這招通常是用在青銅器上,不曾想,此高端操作放在玻璃器上,是何等的簡單?
火焰炙烤后,杯耳已經完全與杯子融合。
留里克滿意的看著克拉瓦森的操作,“你,是打算做可以倒水的小壺嗎?”
“哈哈,你看出來了。我要盡量模仿陶翁,做一個透明的甕。”
說罷,留里克赫然看到,克拉瓦森居然把裝好杯耳的杯子倒過來。
在重力作用下,本是非常厚實的杯壁被拉長。
“你其實是想做一個小酒壺?”留里克好奇的問。
“被你猜對了,現在看我的表演。”
也許男人的一生,內心里總有一個頑皮的小孩。
留里克覺得克拉瓦森在擺弄一個炙熱透明的“橡皮泥”。
克拉瓦森將杯子繼續拉長,用火鉗約束上方瓶口,他旋轉火鉗,愣是約束出一個狹窄中空的脖子。
而脖子上方是一個廣口,火鉗也在此處夾出了真正的出水槽。
僅就形制而言,留里克覺得它已經有點工藝品的意思,哪怕它的形制仍比較粗糙。
克拉瓦森滿意將完成后的杯子放在一邊。可經過高度塑型后,它已經不是一件普通杯子,而是“有一個杯耳的大肚窄頸玻璃酒壺!”。
終歸這個時代不是追求簡約風格,人們普遍渴望自己能夠掌握的器物愈發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