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在阿里克成長為真正勇士之前,我們的部族需要一名最勇敢的人,帶領大家打贏對外的所有作戰。這個人就是你啦!”
聽得這番夸耀,阿里克不禁飄飄然起來。
就這樣,不經過奧托批準,討伐哥特蘭島的兩名將領做出了決定,就在該無名島建立羅斯人的定居點。
不過做出了決定,無名島也就有了名字。
次日早晨,天空的狀況仍然不太好,大家仍擔心未來的旅途突然遭遇狂風與大雨。
人們的擔憂不無道理,哈羅左森本身也是心性偏沉穩的老家伙,正是如此他才被奧托欽點做戰爭首領,也就是所謂的“大將軍”,來震懾年輕人避免他們莽撞。
哈羅左森才不會批評年輕人所謂的膽小,吃過了飯,他勒令所有人聚集起來給大家說明一項重大決定。
他站在海灘一處凸起的矮石頭上,面對著一票金發的年輕人,將建立據點的決定一五一十的說了。
他甚至特別強調了據點的戰略價值,尤其強調有了這個據點,以后大軍就能經常進攻哥特蘭島。
哈羅左森有自詡的精妙的邏輯。
所謂因為這個小島本就在奧蘭群島的北部,群島南部有一些盟友梅拉倫部族的小型漁村。
這樣該據點真可謂退可攻近可守。
倘若敵人終于決定反擊,那么敵人首先要面對的也是人口龐大的梅拉倫部族奮勇反擊。到了那個時候,羅斯部族再以同盟者的身份參與其中。組成的同盟部隊總得比敵人更強吧!這樣在可能的新的戰爭里,羅斯的年輕人即可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說到底,哈羅左森所謂的劫掠方便,也是讓大家相信,這樣哥特蘭的那些敵人就成了待宰的肥羊。
缺乏經驗的年輕人聽得站在石頭上的哈羅左森高談闊論,當即紛紛表示認同。
畢竟,本次行動算上平均分配的財富,每個人都能得到二百余枚銀幣。而每個人的身上已經帶上了各自私掠的財富,個人憑本事搶的,那就不參與回到羅斯堡舉行的分贓大會。
待天氣晴朗后,大部分人還是要離開的。
至于誰留下來,哈羅左森要求留下的人報名,結果很快就有人站出來宣布愿意留下。
是誰不想立刻回到羅斯堡老家?
留下的人確實有自己的令人敬佩的理由。
因為死者里有他們的親哥哥、親弟弟,人生無常然親人的墳墓就在這里。
再說了,年輕人們都清楚大首領對大家的態度。即羅斯堡已經限制了部族的發展,所有年輕人都應該嘗試走出去。大家都相信,哪怕自己不是留在這個小島,也是前往東方的新羅斯堡定居。
留在親人墳墓附近,興建一個定居點、一個港口,這難道不是正確的事?
最后,有五十多個男人決定留下來。另有三十個被擄來的女人也以“妻子”的身份,留下來經營定居點。
該怎么稱呼定居點的名字呢?
墓碑島,就是這個無人島的新名字。
該名字被哈羅左森提出,立刻引得大家的認同。
其實這個所謂的墓碑島,就是奧克蘭群島北部一個稍大的島嶼:奧森德特島(osu)。哪怕是一千年之后,這個島仍是無人居住。
哈羅左森畢竟航海經驗豐富,他選擇該島嶼作為停靠點,正是因為他發現了它的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