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拉倫湖是一片廣大的湖泊區,此地島嶼眾多,湖水亦是整體較淺的。
每一個冬季,尤其是進入十月份,當第一場雪降下,湖泊就開始結冰,傳統的商貿活動跟著斷絕。
溫暖的夏季正是貿易好時機,沿湖而建的梅拉倫堡,也進入全年最繁榮的時刻。
古爾德這次的船隊僅有二十條大型貨船,不過每一艘都裝載著滿登登的貨物,以至于劃槳手一路之上都在擔心風雨突襲,水浪會把船只掀翻。
過去的一段日子,一場席卷整個東歐、北歐的降雨,確實給波羅的海的海洋貿易帶來了一定影響,卻也給本地區的農業帶來恩澤。
農民們根本搞不定水車灌溉這種高科技,用木桶拎水搞大田漫灌也不切實際,他們總體就是盼著降雨,純粹的靠天吃飯。
一場五月的雨給梅拉倫部族的農民們帶來巨大的希望。
人口高達兩萬多的梅拉倫部族,而今,他們的集市又涌入了至少五千人。
部族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位于琥珀北岸的梅拉倫堡,一個河流河口處、有許多小島的巨型人類定居點。
定居點的人口一時間突破了一萬兩千人,若說她是一座城市也不為過。
只是,梅拉倫堡并非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大量的游商就好比是候鳥,聯盟的商人們劃著船載著貨物,在各個小島興建自己的臨時商鋪,各地的商人們在此進行傳統商貿。
當八月底完成麥收,在完成最后一次,也是全年最大宗的糧食交易后,興盛的商鋪瞬間轉入蕭條。
因為所有人,都要面臨嚴酷的冬季,各個部族就好似熊一般進入冬眠。
船隊抵近繁榮的碼頭,站在船頭的古爾德,只見得周遭是越來越多的船只。
那些多半是漁船,捕撈一些可以食用的淡水魚。
還有不少體態寬胖的船只,它們就是貿易的同行。
水面還不是泛起一些水花,定睛一瞧,那是頑劣的孩童跳水的把戲。
看到他們,古爾德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就是再瞧瞧自己鼓起來的大肚子,捏捏滿是贅肉的老臉,還是算了吧。
“大人,我們就要進港了。”傭兵隊長耶夫洛手指道。
耶夫洛的話結束了古爾德的愣神,他便振作起來,以低沉憨厚的男中音,命令自己的旗艦;“兄弟們,注意轉線,拐入我們自己的島!”
畢竟古爾德乃大戶人家,他的家族直接占據了梅拉倫堡近岸的一個小島。他在此處設立了一個永久性的商鋪,由注定繼承家族主要產業的長子斯諾列瓦,這個三十歲的胖子負責照料。這就是和古爾德家族和那些游商完全不同,就像古爾德冬季總是客居在羅斯堡,長子斯諾列瓦近五年來,干脆就是定居在梅拉倫堡。
梅拉倫本部族的商人們,或多或少都了解古爾德家族,作為一介大商人,古爾德在盟主的梅拉倫部族,有著一定的商業上的影響力。
這個時代,北歐世界還沒有發明關稅的概念,商業船只進港也不必繳納一筆入港費,他們什么款項都不用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