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沿著一條滿是石頭的河流,南下進入另一座大型湖泊。數百年后,這條石頭河流的河畔,興起了一座城市,成為未來瑞典的中南部冶鐵重鎮。
許多人定居在這里,逐漸形成了耶爾馬倫部族,其所在湖泊亦是這個名字。
但耶爾馬倫湖畔并非最好的放牧草場,更多的部族還在向南擴張,直到他們遇到了北上的哥特蘭島移民。
隨著哥特蘭人加入到丹麥人主導的同盟里,和平關系終結了。
五月初的時候,離開了梅拉倫集市的商人佛德根,他的小船隊就進入了依舊繁榮的奧斯塔拉部族的港口,繼而沿著河道繼續向東,找到了格蘭人的定居點。
佛德根在格蘭部族建設了自己的貿易據點,多少年來他就經營與此。他一直覺得奧斯塔拉人把定居點安置在海岸,那里距離哥特蘭島實在有些近。
真是想不到,災禍真的降臨了。
在西方有一座巨大的湖泊,湖光山色郁郁蔥蔥,擴張于此的北方聯盟的人們,稱呼這個湖泊叫“維特恩”,是“森林之神”的名字。
維特恩湖有一條重要水道,河水一直流淌進布洛灣,也就是奧斯塔拉部族所在的港灣。
此地的地理環境不錯,漫長的水道兩岸愣是居住了多達五個屬于北方聯盟的部族。
這條水道,就是北方部族聯盟天然的邊疆,或者說,也是斯韋阿蘭平原的邊疆。過了這條河,再向南就是狹義的約塔蘭高地了。
東方濃煙滾滾,自覺大事不好的格蘭人首領決意帶著族人逃命。
格蘭人有著良心,首領宣布撤離的同時,也差人趕上那些奧斯塔拉逃亡的漁民,合股后繼續逆流而上,通知上游的盟友們丹麥人來襲。
上游的盟友是否轉移,已經不是格蘭部族關心的事的。
“該死,十幾年經營功虧一簣!你們都跑了,我可不想做丹麥人的獵物!”商人佛德根心有不甘,因為今年的生意還沒好好做的,就已經被戰爭攪黃。
災禍已經降臨,他緊急帶著購買的數量不多的皮革,以及一大堆塊狀干酪,將自己安置在格蘭部族商鋪里的所有細軟竭盡所能的搬空,開啟了艱難的逃亡之旅。
有五百多名格蘭人,他們組成一支龐大的陸路行進隊伍,穿梭于森林的夾縫中。
即便是商人佛德根,他也是這支行軍隊伍的一份子。
說來非常的怪異,北方聯盟的商人們通常都是坐船行動的。哪怕是移民行為,船只也是主流交通工具。
這是礙于地理原因,此地并沒有一條水道能暢通無阻的進入梅拉倫湖。
東方的港灣燃起大伙,沒有人敢去偵查丹麥人在干什么,總之,從東方港灣撤回梅拉倫湖的捷徑不復存在。
撤退的人們只能選取一個折中的手段,那就是在森林夾縫中步行長達七十公里,找到耶爾馬倫部族。再由那里乘船回到自己在梅拉倫的老家。
至于那些撤離家園的格蘭人以后的生活怎么辦,佛德根已經顧不得了。
佛德根的五十多人的商隊,大家乘坐著二十多輛牛車,伴隨著挪動的人群,磨磨唧唧的奔向耶爾馬倫部族。
大家都是知道方向了,就是在毫無路徑可言的地域前進,一天走不了多遠。
事實也確實如此。
由于還要照理多達兩千頭的牲畜,隊伍的速度被拖累的有些慢。速度慢可是慢,佛德根絲毫不為自己的身家性命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