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親自把渾濁發黃的麥酒,通過一個漏斗倒進第一個玻璃瓶里。
所謂的“大號玻璃瓶”,實際的容積并不大,約莫只有四升左右。區區制作這樣的玻璃瓶子,犯得著耗費莉莉婭辛苦制作的二十個玻璃杯?問題就在于玻璃加工技術的不成熟,瓶子的壁必須很厚。它已經經過了退火處理,留里克完全不擔心它會崩裂了。
蒸餾的過程仍是留里克親自指導的。
就在鐵匠鋪內部的沙石地,一個全新的小灶臺被突擊搭建起來。
石塊搭建了一個平臺,容納麥酒的玻璃瓶被安置在上面,瓶子下面則放上了正在慢燃的炭塊。
當前,這裝滿麥酒的瓶子是開著口子的,而這也是留里克有意為之。
早期的蒸餾酒設備就是這樣的,只不過沒有誰會把玻璃容器用于蒸餾。其實也不是他們不想這么做,僅僅在于,他們僅用吹玻璃的傳統技法,根本造不出來容積高達四升的玻璃瓶。再說了,如今吹玻璃的手藝,在西歐已經失傳,只有東羅馬仍然保留著。
蒸餾普通的麥酒竭力制造高純度的酒精,它真是個費時費力的過程,這其中溫度的掌握最為要命。
如果有一支靠譜的溫度計,留里克自覺自己的工作將會比較順利。
奈何自己并沒有這種神奇設備,但他仍有自己的優勢——知識。
“甲醇揮發溫度低,大概只有75℃?這個溫度我的手稍稍觸碰一下。乙醇的蒸發溫度要高一些。我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水的蒸發溫度……”
甲醇的毒性太強,土燒蒸餾做不好,甲醇殘留太多又喝了這樣土燒太多,怕不是一命嗚呼,正可謂假酒害人吶。
留里克已經想到了一番套路,他已經開始嘗試。
燃燒的炭塊開始加熱裝滿麥酒的大瓶子,透過基本透明的玻璃壁,人人都能看清內部物質之變化。
一開始,瓶子是被單純的加熱。
它狹窄的彎曲瓶頸是一直開放著的,隨著加熱的持續,鐵匠鋪內酒香四溢!
“啊!我從沒想到過這樣,如果只是聞著這份香氣,我很高興。”奧托自顧自的感慨著,如果不是酒香令人陶醉,還有誰會那么樂忠于喝麥酒?
留里克可是面色冷靜,他的一雙大眼睛持續觀察著瓶口的局面,乃至瓶內麥酒的變化。
直到瓶內之酒開始冒出小氣泡。
克拉瓦森已經背著手看了好大一會兒,不是說好的蒸餾嗎?看起來,留里克這孩子仍是單純的煮酒。
他不禁皺著眉頭問道:“到時候了嗎?留里克,另一個瓶子何時可以啟用?”
“再等等。”
“到底等到什么時候。”奧托也不耐煩的問道。
留里克看看身邊的人們,大家因為對蒸餾酒一點概念也沒有,目前只好做一介看客。他又看到這被加熱的瓶子,瓶子底部都已經為炭火熏黑,在看內部之酒,氣泡真的越來越多。
此刻的室內早已酒香四溢,當他把鼻子湊近那曲折但開口的瓶口,嗅到的都是令人陶醉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