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留里克的概念里,自己的十字弓就是在五十米內使用的戰術武器。超過這個距離,精度會有些下降,最糟心的其實還是動能損失帶來的威力降低。
在“北狩”時期,克拉瓦森的鐵匠鋪根本沒有閑著。他必須繼續完成留里克關于十字弓的生產要求,同時也得完成部族戰士的鋼劍需求。雖擁有很多財富,克拉瓦森變得更忙了,他不得不開始壓榨年僅八歲的卡姆涅的勞動力,迫使這樣的小孩去打鐵,去操縱火鉗。還有懷孕的兒媳,她休想安心靜養,也要去生產玻璃器和釀酒。
克拉瓦森生產了很多新的弩箭,就是這些箭矢充滿了想象力。
因為它們的箭簇,就是澆鑄在青銅模具里的玻璃液凝結后的玻璃箭簇。
以這個老鐵匠的了解,由于十字弓過于勁道,優秀的鋼制箭簇總是無礙,箭桿幾乎用了一次就要換新的。有道是不變的箭簇流水的箭桿。基于這個道理,那還拘泥于鐵箭簇干什么。
大量的玻璃箭簇的弩箭還是量產,最后和切削的不太直的木棍,以松膠和麻繩捆扎,這樣一支連尾羽都不存在的劣質的一次性的弩箭就完成了。還別說,它是真的劣質,勝在產能很高。
畢竟是戰斗,留里克給兄長的都是鐵簇箭,戰斗的問題上含糊,那就是虐待自己的戰士,留里克可不敢干那種事。終于那些玻璃箭簇的劣質弩箭,用它打獵想必是有用的,就是基本休想二次利用。
無所謂!甚至留里克覺得可以讓自己人多裝備一些玻璃弩箭,畢竟隊伍只穿皮革的密集沖鋒的敵人,用玻璃弩箭能完成殺敵,那就犯不著用費錢的鐵簇箭。
似乎到了這里,關于今年關于戰爭的安排已經有了結果。
終究今日的會議不是單單研究如何打仗。
奧托見得令他頭疼的事終于以阿里克的妥協與高興中結束。
奧托做出了另外兩份規劃。
其一,身為首領的奧托要帶領船隊,做著部族傳統的向諾夫哥羅德的春季索貢航行。
其二,留里克需帶領一批族人,和所有投降的灰松鼠部族的科文人,前往北方的那個礦山建立永久定居點,最好能快速利用當地豐厚的鐵礦資源冶鐵。
會議至此結束,會后的第一時間,阿里克見到了傭兵隊長耶夫洛,也親眼看到了留里克發明的所謂十字弓使用套路。
留里克組織起他所有的傭兵,還外搭一些參與過冰河決戰的戰士。留里克愣是組織起多大七十名十字弓手,能使用這么多支十字弓,本身都是一份奇跡。
如此陣仗不僅驚到奧托,也令所有圍觀的人們大呼過癮。恐怕,這就是留里克所謂的“羅斯箭陣”的真正狀態吧!
他們排成兩排,他們同時扣動扳機,五十步外被樹立起來的木板,頃刻間被鐵簇箭砸得千瘡百孔,不少箭矢直接打穿木板。當然,深究起來這木板也是特別選取的材料拼湊而成,它天生就是脆弱的。它被砸得木屑橫飛千瘡百孔之相,真是一出好戲。
圍觀的人們都驚呆了,尤其是那些專業造船的匠人們,當他們看到如此場面后,不得不想到非常現實的事:“我們必須用更厚的,最好還是陰干多年的橡木板,用它來建造大船。哪怕材料不好找,也總比被十字弓的弩箭砸到漏水要好。”
匠人們下意識的想到技術泄露的可能性,為了保證羅斯船只的堅固,不會因此砸了自己的招牌,他們決定改進加工制造工藝。
不能說他們的想法是杞人憂天,但事實正是,環波羅的海,整個歐洲,乃至環地中海,沒有第二個歐洲民族懂得鍛造百煉鋼,那就更缺乏想象力利用它的彈性做強勁武器了。
有了最強的遠程武器,阿里克對未來的劫掠作戰充滿希望,就在無數人的希望中,大家迎來了冰海的解凍,迎來了羅斯人被迫推遲的大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