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他留里克執意奔向北方,就是未來開采這個大礦山。
一切都是一次強烈的巧合,是卡威發現了礦山上的礦石有著與眾不同的色澤,這才引起留里克精神的高度敏感。
如果僅僅是冶鐵,利用羅斯堡附近山丘的礦石,就已經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需求。
留里克可是有好好看過本地的礦石,它通體是偏黑的,定睛一瞧,只見礦石表面有著密密麻麻的亮閃閃之物,而這就是礦石本身。
他的靈魂在告訴他的頭腦,此礦石必有別的東西。
其實到了現在,留里克還不能確定礦石中額外存在的金屬到底是什么。或是錳,或是鉻,乃至是鋯。他其實更希望額外的物質是錳,這樣理論上自己就能制造更加富有彈性的鋼材,從而制造更為強悍的鋼臂十字弓,令自己愈發的武德充沛。
奈何羅斯部族比較原始的冶煉方式,令他對冶煉的前途有所擔憂。
但是,資深且自信的鐵匠完全無視掉留里克的擔憂。
卡威就是要在河畔邊搭建他全新的鐵匠鋪,并在搭建好的小火爐里,把礦石煉成鐵,之后再重復百煉鋼的鍛打套路。
比起留里克,卡威只是相信礦石里有別的神秘物質而已。可那又如何?只要把礦石燃燒成海綿鐵,自己的鍛打就能造出可塑性不錯的的鐵錠,多一些雜七雜八的物質想來也是無所謂的。因為他見識過父親克拉瓦森的奇怪冶煉,就是把銅礦石、鐵礦石,以及錫錠放在一起焚燒,以求看看能有什么成果。
結果鐵礦石居然在陶土坩堝里熔融了,就是最后打造出來的工具質量并不出眾。加入了少量的鐵礦石使得全新的錫青銅變得更硬一些,卻還是比不上熟鐵。克拉瓦森也沒有再研究下去,倘若他加入更多的鐵礦石也是無濟于事的。只有很少量的鐵,會在現有的羅斯人能達到的冶煉溫度下,融進熔融狀態的錫青銅金屬液里。
歸根結底,任何的時代制約金屬冶煉的最大障礙,就是溫度不達標。
要不是溫度不夠,古人也就不會采取焚燒鍛打海綿鐵制造鐵器的套路。
雖說東方發明了高爐技術,然它的極限高溫也只能達到1400℃還不能持久,它普遍能穩定在接近1300℃的程度,從而量產生鐵水,卻休想熔化熟鐵錠。
也是這個緣故,在煤氣爐技術誕生之前的高爐,是休想直接熔煉出熔融鉻鐵合金水的,也就更不可能熔煉錳鐵合金液。
不過,倘若這些特殊的金屬是小規模的存在于鐵礦中,它們的存在的確不怎么影響鐵匠焚燒出海綿鐵以及后續的鍛打。
非常幸運的是,羅斯人占領的這個鐵礦,其中的鉻含量并不極端充沛。
留里克出動了三十名男孩,勒令他們扛著各自的小麻袋,搬運著從山頂上開采出的,被卡威認定為精礦的礦石。再加上卡威麾下的十個鐵匠學徒,以及卡姆涅這樣的有著充分經驗的小鐵匠,他們全都成了搬運工。
一個小孩能搬運一兩公斤的中午持續步行五六公里,對于孩子真就是一次壯舉。
他們壯舉的背后,是他們長期的體能訓練帶來的身體素質優質,亦有大量優質食物提供的強大的后勁,他們還有這一顆向自己的主人、“大哥”表現忠誠的火熱的心。
其他的孩子也有著自己的工作,就如留里克的那十名來自諾夫哥羅德白樹莊園的十個被賜予名字的小女仆,她們現在的工作還真就是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