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夫人接過茶杯,喝了一口,遞了一個紅封過來,“嫁過去之后,要孝敬公婆,敬愛夫君。”
“女兒知道了。”
“起來吧,走吧,免得誤了吉時。”許相爺說著讓兩人起了身,示意許明禮過來。
“新娘子出門,兄長送嫁~”
許家大伯話音才落,許明禮便走到了許云瑤身邊,半蹲著身子,“上來吧,二妹妹,大哥送你出門。”
許云瑤輕輕應了一聲,喜婆子和瑩兒將她扶上了許明禮的背上,許明禮背著她,站穩了身子,“走了,二妹。”
秦戰跟在許家兄妹身側,率先上了馬,待許明禮將許云瑤放上轎子,一旁的喜婆子立馬讓人起了轎,禮炮一響,一行人便從許府離開,朝鎮南王府去了。
許云瑤覺著自己的座位下面,傳來一陣陣的熱乎氣,這是婚禮的習俗之一,以前是在下面放置一個炭火盆,整個轎子里都是煙熏的味道,熏的新娘子眼睛都睜不開了,于是有些富貴人家,便改放了香薰,這樣不僅不熏人了,新娘子身上還被熏的香噴噴的。
這新娘子座位底下放火盆,富含著美好的祝福,寓意著一對新人以后的日子紅紅火火,美滿幸福。
鎮南王府給的聘禮箱子排起來有半條街那么長,僅次于皇家結婚的規格了,許府也不甘示弱,為許家二小姐備的嫁妝也不少,鎮南王府接親的禮隊加上樂隊,本就有許多人了,再加上許家的嫁妝箱子,真是整條街都要鋪滿了。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幾乎整個上京的百姓,都來到兩家的必經之路上看熱鬧了,一路上的百姓也是吵吵鬧鬧,還有趁著人多叫賣的小販,加上婚禮的樂隊聲,那真是熱鬧的不得了。
坐在轎子里,外面的吵鬧聲也是不斷,鎮南王府為百姓們,準備了喜糖喜餅,沿路安排了好些個婆子,分送給沿途的百姓們。
百姓們也是十分高興,收到了王府的喜糖喜餅,這得是多大的福氣啊,一路上拿到喜糖喜餅的百姓們,也是祝福不斷,這浩浩蕩蕩的接親和送親隊伍,便這樣在老百姓的祝福中朝著鎮南王而去。
走了好一會兒,這才到了鎮南王府的門前,才落了轎,許云瑤便聽到外面的禮樂班子聲音停了,只剩下看熱鬧的百姓的聲音。
“新郎三踢轎門,新娘下轎入府。”
聽了喜婆的話,秦戰跳下馬,走到轎門前,用腳踢了轎門,轎子里的許云瑤聽到三次踢門的聲音,做好了下轎子的準備,沒一會兒,便看到喜婆遞了紅菱進來,秦戰握著另一頭,這一頭喜娘遞到了許云瑤手中。
喜娘攙扶著許云瑤下了轎子,地上早已經鋪滿了紅綢,自古便有的規矩,新娘子腳不沾地,大婚之時,新郎家都會在新娘子拜堂前的路上鋪滿紅綢子,若是普通人家,就會用新鮮的樹葉什么的。
“新郎官走在前頭,領著新娘子入府。”喜婆見秦戰一直站著不知所措,于是提醒他。
聽了喜婆的話,秦戰這才握著紅菱朝前走著,喜婆攙扶著許云瑤,跟在秦戰的后面一同入了府,剛跨過門口不遠,便是一個紅馬鞍,見兩人即將跨過馬鞍,另一個喜婆子,立馬高聲呼喊起來。
“新人跨馬鞍,跨過馬鞍,一世平平安安。”
喜婆子話音剛落,秦戰便先跨過了馬鞍,隨后喜婆扶著許云瑤也跨了過去,許云瑤后腳才跨過去,門口便響起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隨后一群喜婆子又在門口灑著喜糖喜餅喜錢,惹得一種圍觀群眾哄搶。
這些百姓原先大多都以為這場婚事會告吹,如今這婚禮舉辦的如此盛大,自然是惹來了許多的觀眾。
秦戰領著許云瑤一路向前,走到了大堂中,鎮南王與圣陽長公主坐在正位上,身邊站著的是證婚人,這人是威武將軍陳并,他與鎮南王也是多年好友,特地被邀請而來。
見新人站定,威武將軍便開始高喊,“新人入門,共行拜禮。”
“一拜,拜天地。”
威武將軍話音剛落,秦戰便轉了身子朝外,喜婆也扶著許云瑤轉過身子,兩人一同朝外行了拜禮。
“二拜,拜高堂。”
兩人轉回身子,一同向圣陽長公主和鎮南王行禮,鎮南王夫婦臉上笑的十分開心。
“三拜,夫妻對拜。”
兩人轉過身子,一同朝對方拜去,兩人的腦袋險些撞在了一起,還好秦戰側了側腦袋。
“禮成,送入洞房。”